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新加坡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如果你是20 世纪60年代新加坡总理,你应制定的正确经济发展战略是
A.引进外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
B.发展高技术产业 |
C.发展外向型经济 |
D.先农业现代化,后工业现代化 |
1964年1月,台湾当局被迫撤走了驻巴黎的“大使馆”。1971年,英国在联大投票支持立即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些现象
A.是当时两大阵营冷战对峙的恶果 |
B.反映出美国对华孤立政策趋于破产 |
C.为中美关系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
D.说明新中国政府在国际上获得承认 |
“1952年夏秋之交中国经济发生了三个超出预期的变化:一个是国民经济任务的提前完成:另一个是工商业产值中国营产值超过了私营产值;再一个是农村中互助合作事业普遍发展起来。”上述“超出预期的变化”
A.得益于国际国内形势稳定 |
B.带来了所有制结构根本变动 |
C.体现了计划经济的优越性 |
D.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
1940年代,《抗建通俗画刊》刊载了邵恒秋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见下图),其昭示的主题是
A.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
B.抗战是一场持久战争 |
C.民族觉醒.抗战必胜 |
D.中国能迅速赢得胜利 |
1926年11月,国民党在广东举行中央政治会议,正式决定把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迁到武汉;1927年元旦,国民政府在武汉正式办公。上述史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 B.北洋军阀统治被推翻 |
C.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 D.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
以下是陈独秀通信答问的部分问题辑录,所涉内容集中于“工人教育与工作时间”、“妇女、青年、劳动问题”、“工人底时间工资问题”、”劳动专政”等。上述通信答问最有可能发生在
A.辛亥革命时期 | B.新文化运动初期 |
C.五四运动前后 | D.全民族抗战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