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曾准备用“全人类标准”来改造社会主义,主张“全人类价值高于一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趋于接近”。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 A.他看到了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同优点 |
| B.他遵循的是优势互补的原则 |
| C.其结果容易将社会主义融合到资本主义中 |
| D.这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
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写道:“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威尔逊)也弄得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于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了一半。就此看来……这件东西,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梁所说的产生于巴黎和会后的“这个东西”是指
| A.国际联盟 | B.对德和约 |
| C.《四国条约》 | D.美国霸权 |
在三年内战结束后,列宁说:“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这里的“拐杖”是指
| A.没收地主土地 | 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 C.推行新经济政策 | D.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特点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亚洲 | B.亚洲地区经济结构变化 |
| C.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 D.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
科技革新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西方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
①农业产值比重下降②第三产业比重急剧上升
③新兴工业异军突起④重工业的地位日益重要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使用的能源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这一变化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 A.牛顿的三大定律 | B.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 |
| C.量子论和相对论 | D.道尔顿的科学原子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