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70年代末,美苏拥有的核弹头达5万枚,约占世界核弹头总数的97%,爆炸当量达130—160亿吨TNT,足以把人数和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毁灭20次,使世界上每个人头上顶着3吨炸弹过日子。
材料二 近年来,一些大国与我国纷纷建立各种“伙伴关系”,如中俄“战略协作关系”,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中法“全面伙伴关系”等。江泽民主席对日本进行首次国事访问后,中国和日本双方宣布致力于建立“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材料三 现代战争消耗:由于高技术武器造价昂贵,使得战争耗费大增,如1枚“爱国者”导弹价值110万美元,1枚“战斧”式巡航导弹价值135万美元,1枚空对空“麻雀”导弹价值169万美元。海湾战争中,美军共发射各类导弹5500多枚,平均日发射达130多枚,仅导弹一项一天耗次就有1亿多美元。
——摘自《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制约现代战争的因素。
(2)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应该是什么?简要说明理由。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中国介入朝鲜战争并赢得胜利的结果,不仅彻底打碎了雅尔塔协定对中国的束缚,而且还在地缘政治上使斯大林在外蒙古的“中间突破”态势陷入困境:苏联通过外蒙古对中国北方施加的安全压力从中国东北方向受到巨大的制约,如果再考虑到兰新铁路建成后中国东部各省与西部新疆的联系更为紧密的因素,苏联通过外蒙古对中国造成的安全压力更是大为缓解。
——《朝鲜战争与中国崛起》
材料二抗美援朝最大的“得”,就是以志愿军的近百万伤亡的代价保留下了北朝鲜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如果没有抗美援朝,这个国家政权大概只能消失了,与我国隔江相望的近邻则可能是大韩民国。为什么要抗美援朝,过去一直有个“唇亡齿寒”的说法。
——《抗美援朝的得与失》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进行抗美援朝的必要性,以及抗美援朝胜利的国际意义。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几年前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此次一些西方舆论对西藏事件的普遍反应,都引申出同一个问题:当一个由民意引领政策的国家在国际社会举足轻重时,将给全人类带来什么?这是冷战终结后,当代世界所面临的全新问题:强大的西方民主国家可能成为重要的破坏性因素,甚至成为战争的策源地。
知识界一直有种含糊其词的说法,认为民主国家不会发动战争,一个国家只有实行民主制才能得到其他国家的信任,才能保障世界和平。证诸史实,这显然是一种谬论。
——冼岩《西方民主制度的一个重大缺陷》
材料二 泰西各国立国学、立义学,国中男女老少皆当入学读书、读史、读律,增长识见以明爱国之心,而知本身非无用之人,并知用本身之权也。况复多立新报馆,辩论国政之是非,品评人员之贤否,凡阅新报者,无不知国政何者为是,何者为非。
——林乐知《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其表达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民主制度实行的条件及措施。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有一个人夏天的时候住店,第二天早晨走的时候偷了店家的一张席子。被店主人发现了,就扭送到衙门里了。结果县官要判偷席子的这位死刑。旁边师爷一听傻眼了,说偷张席子判死刑,这恐怕没有法理依据吧?哪知道这位县官一摇头,说怎么没有司法依据啊,孔圣人不就说过“早闻盗席,死可以”吗?师爷一听啼笑皆非,心里话人家孔子说的是“朝闻道,夕死可以”,
——《笑海丛珠·官引法书》
材料二 何以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效呢?关键是,张居正的“考成法”,第一,由于实行了立限考成的三本帐,严格控制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每逢考核地方官的“大计”之年便强调要将秉公办事、实心为民的官员列为上考;专靠花言巧语、牟取信行的官员列为下考,对于那些缺乏办事效率的冗官,尽行裁撤。第二,通过“立限考成,一目了然”。能够对不合格的无能无德官吏,加以裁革或处罚;能够广泛增添人才,提拔重用拥护改革、政绩卓越的官员,从而彻底打破了论资排辈的传统偏见,实现不拘出身和资历的大胆任用人才。
——中国江西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张居正进行“考成法”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张居正的“考成法”的成功之处。
材料一 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于1869年5月9日迁都东京。并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
政治制度方面:明治政府强制实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政策,将日本划分为3府72县,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
经济技术方面: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并于1882年设立日本银行(国家的中央银行);撤消工商业界的行会制度和垄断组织,推动工商业的发展(殖产兴业)。
教育方面:发展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义务教育,将全日本划分为8个大学区,各设1所大学,也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
军事方面:改革军队编制,陆军参考德国训练,海军参考英国海军编制;并于1872年颁布征兵令,凡年龄达20岁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须服兵役。
——《明治维新》
材料二 中日某次战争的地图。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明治维新对日本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的地图反映的是中日哪场战争?分析说明明治维新与材料二中日战争的联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二所反映的中日战争对中日的影响。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改革第1年 |
改革第5年 |
改革第10年 |
改革第14年 |
|
人均GDP |
||||
中国(1978-1992) |
100 |
121 |
178 |
191 |
越南(1986-1999) |
100 |
110 |
149 |
179 |
俄罗斯(1990-2003) |
100 |
65 |
61 |
75 |
东欧各国(1990-2003) |
100 |
87 |
106 |
116 |
人类发展指数 |
||||
中国(1978-1992) |
100 |
106 |
114 |
117 |
越南(1986-1999) |
100 |
107 |
116 |
123 |
俄罗斯(1990-2003) |
100 |
95 |
96 |
97 |
东欧各国(1990-2003) |
100 |
93 |
96 |
99 |
材料二 苏联将军们在私下交谈时也对集体农庄制度提出了抨击,比如,1946 年12月,瓦·尼·戈尔多夫上将对自己的副职菲·特·雷巴利琴科少将说,使他改变对生活的看法的原因是:"自从我被选为代表后就断送了自己,我的不幸就在这里。当上代表后我走了不少地方,见到了许多骇人听闻的事情...如果今天取消集体农庄,明天就会秩序井然,就会出现市场,就会什么都有",雷巴利琴科少将则回应说:"集体农庄的粮食被搞走了,什么也不剩,连种子也吃光了...人们期待斯大林完蛋,集体农庄完蛋。"
1946 年2 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市斯大林选区选举前的选民大会上发表的演说中指出:"苏维埃社会制度比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苏维埃社会制度是比任何一种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优越的社会组织形式。"他还用回忆的方式对党内曾经反对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政策的人继续给予批判:这些人"一贯把党拉向后退,千方百计想把它拉到'通常的'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去"
材料三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执政以来经历的第三次大考。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进京赶考”,是第一次历史性大考;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是第二次历史性大考。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转折时期,《决定》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提出了面向2020年的三道大题。
(1)根据材料一,表格中数据的差异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苏联人关于“集体农庄制度”2种不同的态度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哪些意义可以说明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历史性大考”中通过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