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战后,英美两国在凡尔赛体系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怎样?二战后初期双方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变化?结合史实分析变化的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华盛顿在担任总统时期的主要事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6)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曾这样说:“社会各阶层的衣、食、住方式绝不是无关紧要的。……整理、重视这些场景是饶有兴味的事。”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英国画家阿罗姆描绘19世纪初期广州的街道景象是:街道上人群涌动,两边商铺雕梁画栋,旗幡飘扬,商铺二楼的窗户,使用的是澳门风格的百叶窗,店家都有凉棚、洋伞,商店类似南欧城市的“骑楼”风格。
一一据李天纲著《大清帝国城市印象》
材料二美国《纽约时报》记者N.S.D在1871年12月24日游历广州时,对广州城市的繁华惊叹不已:“宽阔的珠江,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大厦、仓库、商铺等等,这些建筑物看上去并没有分成街道,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上面有钟楼和高高的十字架。”
一一据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
材料三 1875年的广州商务报告称:“……中国人已经普遍使用黄磷火柴,并且输入了几百万箱,现在用打火石取火的已经少见了。在使用煤油及其他矿物油以及煤油灯方面的情况也一样。同时欧洲的洋伞,几乎完全代替了中国纸伞。广州大量地仿制欧洲洋伞并运往其他口岸和内地销售。”
一一摘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
材料四 1906年广州出版的《赏奇画报》……其征订广告,就是画着一位身穿西装、带着西式小帽的先生,手拿“赏奇画报出世”的旗子作宣传。粤东烟草公司出品的伟人香烟,其封面也画上一位扎领带、穿西服的先生。
一一摘自蒋建国著《广州消费文化与社会变迁》
请回答:
⑴广州是中国近代化进程较早的城市,依据上述材料,提取广州在社会生活方面近代化的相关信息。(不得照抄原文)
⑵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广州社会生活较早走向近代化的原因。
⑶结合广州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历程,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特点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材料三:明末清初,黄宗羲指出,天下之治乱与一姓之兴替是无关的,“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原臣》),即一国的治与乱要看人民是否幸福,而并不在于由谁来做君主,而在于是否以万民的切身利益为目的,从而否定了专制君主将万民幸福系于一姓的谎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长期在我国古代存在的主要政治制度和主流思想。
(2)材料二中说中国古代农民“交了粮,自由王”,你赞同此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小农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3)材料三中黄宗羲继承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他在“君”“民”关系的论述中,与以往民本思想的不同点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在实践上的不同。

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1)根据材料一所示内容,在下列备选项中选出相应的企业名称。(写字母即可)

A.发昌机器厂 B.江南制造总局 C.继昌隆缫丝厂 D.洪盛机器碾米厂E.轮船招商局

(2)材料一中中国早期民族企业创办于何时? 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的特点?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有过发展的高潮,这一高潮大概出现在什么时期?民族工业在历史上遭到空前洗劫和破坏是在什么战争期间?
(4)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历史命运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世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生产的国家……因为我们有良好的政府,因为我们有一些独特的有利条件,因为我们有丰富的煤炭,因为我们有精巧的机器和机械……尤其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有雄厚的资本积累。
──1861年英国下院议员
材料二 从1785年到1824年,英国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
──约翰·尼夫《战争与人类进步》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独特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雄厚的资本积累”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3) 这场革命给英国带来了哪些巨大变化?
(4) 这场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了大量工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在给卢格的信里规定了《德法年鉴》的指导原则:“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不怕同当权者发生冲突;消灭所有制,无论对教条的共产主义,还是对教条的共产主义者都采取否定态度;在政治斗争中要有明确的立场。”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材料二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权的阶级,如果它的统治就像无产阶级的统治那样,预订要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态和一切统治,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1)概述材料一中马克思为《德法年鉴》规定的指导原则(不得照抄原文)。材料一反映出马克思已经树立了怎样的理想和目标?
(2)材料二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建立本阶级专政的主要手段是什么?为什么必须使用这种手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