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常用“马氏试砷法”来证明是否是砒霜(AsO
)中毒。“马氏试砷法”是把锌、盐酸与被检验试样混合,再将生成的砷化氢(AsH
)气体导入热玻璃管。该反应的第一产物是ZnCl
。AsH
在热玻璃管内分解,产生亮黑色的As,即可证明是否是砒霜中毒。下列对“马氏试砷法”第一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作还原剂 |
B.盐酸作氧化剂 |
C.锌作还原剂 |
D.砒霜作还原剂 |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物质编号 |
物质转化关系 |
甲 |
乙 |
丙 |
丁 |
① |
![]() |
Cu |
CuO |
CuCl2 |
Cu(NO3)2 |
② |
Na2CO3 |
NaOH |
NaHCO3 |
CO2 |
|
③ |
(NH4)2SO3 |
CaSO3 |
SO2 |
NH4HSO3 |
|
④ |
Al(OH)3 |
Al2O3 |
NaAlO2 |
AlCl3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④ | D.①②③④ |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5H11Cl,分析数据表明:分子中有两个-CH3、两个-CH2-、一个和一个-Cl,它的可能的结构有几种(本题不考虑对映异构体)()
A.2 | B.3 | C.4 | D.5 |
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溴乙烷和乙醇 | B.乙酸乙酯和乙酸 |
C.溴苯和水 | D.乙醇和水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6g碳与3.36LO2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分子数一定为0.3 NA |
B.6.9g钠与足量的CO2和H2O(g)混合气体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
C.25℃时, 0.15mol/L的Na2CO3溶液中,Na+数目为0.3NA |
D.标准状况下,2.24L三氯甲烷中含有C-Cl键数目为0.3NA |
25 ℃时,在20 mL的盐酸中,逐滴加入0.2 mol·L-1的氨水,溶液的pH与氨水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前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B.B点的横坐标a=10
C.A、B间的任一点,溶液都有c(Cl-)>c(NH4+)> c (H+)> c(OH-)
D.如果将氨水换为NaOH溶液,则滴加20mL时溶液的pH一定小于C点的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