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50 mL 0.018 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50 mL 0.02 mol·L-1的盐酸,生成了沉淀,如果溶液中c(Ag+)与c(Cl-)的乘积是一个常数:c(Ag+)·c(Cl-)=1×10-10,则:
(1)沉淀生成后溶液中c(Ag+)=________________。
(2)沉淀生成后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__。
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起始浓度/(mol·L-1) |
反应后溶液的pH |
|
c(HA) |
c(KOH) |
||
① |
0.1 |
0.1 |
9 |
② |
x |
0.2 |
7 |
(1)由实验①写出HA的电离方程式是 。
(2)以下各空均选填“>、<、=”。
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 0.1mol·L-1
室温下,将pH=3的HA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 4
室温时,向等体积pH=a的盐酸和pH=b的HA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氢氧化钠后,两溶液均呈中性,则a b
(3)20 mL 0.1 mol/L NaA溶液与10 mL 0.1 mol/L HCl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0分)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 A和2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2C(g)+2D(g),2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0.8 molD。由此推断:
(1)生成D的反应速率 。
(2)B的平衡浓度为 。
(3)A的转化率为 。
(4)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
(5)如果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则平衡体系中C的转化率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两份各自产生的NO气体物质的量(填“相等”或“不相等”)
(2)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高中化学定量分析的基础:
(1)200 ml Fe2(SO4)3溶液中含Fe3+ 56g,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2)同温同压下,容器A中HCl与容器B中NH3所含原子数相等,容器A与容器B的体积之比是
(3)某小组将铁屑放入一定浓度的硫酸中并不断搅拌,即可制得硫酸亚铁溶液。现欲将5.6 gFe完全溶解,加水后得200 mL溶液。请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①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②所得硫酸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1分)一定质量的镁、铝混合物投到2 mol·L-1的盐酸中,待金属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加入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则:
(1)80~90ml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金属铝的质量为_______
(3)盐酸的体积是ml。
(4)a的取值范围是_____。
(5)n(Mg)/n(Al)的最大值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