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锌与某浓度的盐酸起反应的实验中,一个学生得到下面的结果:
序号 |
锌的质量/g |
锌的形状 |
温度/℃ |
完全溶解于酸的时间/s |
A |
2 |
薄片 |
5 |
400 |
B |
2 |
薄片 |
15 |
200 |
C |
2 |
薄片 |
25 |
100 |
D |
2 |
薄片 |
30 |
t1 |
E |
2 |
薄片 |
35 |
50 |
F |
2 |
颗粒 |
15 |
t2 |
G |
2 |
粉末 |
15 |
t3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t1="75" s②t2高于200高于t3③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锌的质量m(G)>m(F)>m(B)
A.① B.①② C.② D.全部正确
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 键、一个π 键,它们分别是
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
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
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
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
B.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
C.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 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
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
已知反应:O2 + PtF6 O2[PtF6],O2[PtF6]为配位化合物(其中Pt为+5价),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PtF6]的配位原子是F和O,配位数为8 |
B.此反应O2是氧化剂,PtF6是还原剂 |
C.O2[PtF6]中Pt与F之间以离子键相结合 |
D.每生成1mol O2[PtF6],转移1 mol电子 |
若ABn的中心原子A上没有孤对电子,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n=2,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V形 |
B.若n=3,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三角锥形 |
C.若n=4,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是所有的共价键(σ 键)都具有方向性 |
B.N≡N键能大于C≡C的键能,所以N≡N不易发生加成反应 |
C.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OF2分子的极性小于H2O分子的极性 |
D.Na原子基态核外电子占有3个能层,4种能级,6个原子轨道。有6种电子运动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