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生长情况,其他成分未表示出。有位科学家研究了图上的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甲),及叶肉细胞中的相对含水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乙)。请据图分析回答:
![]() |
⑴图甲中的a点(曲线与横轴交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点(曲线与纵轴交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
⑵能够反映a点时生理过程及变量关系的是右上图中的
⑶测定森林乔木在炎热夏季一天中的光合作用时,往往发现光合作用强度要下降,原因是叶肉细胞中缺少_______(生理过程)的原料;与森林中人参、三七等植物光合作用相对应的是图甲中的曲线__________。
⑷图乙中表示乔木叶肉细胞的相对含水量与光照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是________。
⑸假设将图中部分区域的乔木用无色细眼网一棵棵套住,则由于破坏了_________,网内乔木将凋亡。一段时间后,林下的灌木、草本植物也不能生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科学研究中,往往要把一个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小的子课题来分别进行研究。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一研究性课题中,某小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三组带芽的枝条甲、乙、丙;
②将甲、乙、丙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下表所示的溶液中:
枝条 |
甲 |
乙 |
丙 |
溶液 |
5×10—5 g/mL的IBA溶液 |
5×10—1 g/mL的IBA溶液 |
清水 |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丙枝条的生根情况,结果根的生长状况如下坐标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他们的子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他们设计的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的结果是 ________枝条生根最多,________枝条不生根,________枝条生有少量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由你来进行本课题的研究,你所选的子课题是 什么?(要求:不能与本课题相同)
水平放置的幼苗,一段时间后生长状况如下图,请回答:
(1)A、B、C、D四点,生长素浓度较高的是________。
(2)生长较快的是________。
(3)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不同”为研究课题,有三位同学分别提出了甲、乙、丙三种设计方案,其主要步骤如下:
甲方案:将生长素类似物配制成10-8mol·L-1、10-4mol·L-1、10-2mol·L-1三种浓度,剪取某种植株的枝条若干,分为A、B、C三组,A组枝条浸泡在10-8mol·L-1溶液中10 min,B组枝条浸泡在10-4mol·L-1溶液中20 min,C组枝条浸泡在10-2mol·L-1溶液中30 min,然后将其扦插在校园生物角的土壤中,观察枝条的长势情况。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乙方案:将生长素类似物配制成10-4mol·L-1浓度,剪取三种植株的枝条若干,分为A、B、C三组,浸泡一定时间,将其扦插在校园生物角的土壤中,观察枝条的长势情况。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丙方案:将生长素类似物配制成10-8mol·L-1、10-4mol·L-1、10-2mol·L-1三种浓度,剪取某种植株的枝条若干,分为 A、B、C、D四组,A、B、C三组枝条依次放入三种浓度的一溶液中,D组枝条放入等量的蒸馏水中,浸泡一定时间,然后将其扦插在校园生物角的土壤中,观察枝条的长势情况。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上述三种方案是否都合理?请说明理由。
(1)甲方案:
(2)乙方案:
(3)丙方案:
图中的实验装置用于测量大麦种子的呼吸速率。实验开始时,用夹子夹紧橡皮管并使图中U形管内两侧有色液体均处于“0”标志位。在25 ℃条件下两套装置都静置1 h,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装置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有色液体的变化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对大麦种子进行灭菌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中有色液体的变化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设置B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
(4)计算大麦种子在25 ℃条件下的呼吸速率。(用单位时间内O2的吸收速率表示,单位为mm3·g-1·h-1)
从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见下图,称其干重。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分析。
(1)叶圆片y比叶圆片x______(填“轻”或“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y-x)g可代表________。
A.呼吸作用消耗的养料 | B.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 |
C.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增量 | D.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制造量 |
(3)叶圆片z比叶圆片y_______(填“重”或“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午4时至晚上10时这段时间里,呼吸作用的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_。
(5)如果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这段时间里,温度不变,呼吸作用速率不变(与下午4时至晚上10时呼吸速率相同),则这段时间里制造的有机物为________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