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霍乱弧菌会引起人类患霍乱病,主要通过污染水源或鲜鱼、贝壳类食物而引起烈性肠道感染,它产生的霍乱肠毒素导致小肠液过度分泌,严重者上吐下泻,导致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甚至休克死亡。患过霍乱的人可获得长久的免疫力,再感染的较为少见。有研究小组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第一步:取未受感染的体重相同的小鼠三只,标为1、2、3号,都摘除胸腺并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
第二步:分别接种等量的霍乱弧菌疫苗,测定并确定没有了免疫力(无抗体产生);
第三步:分别向1、2、3号小鼠体内注射等量的新鲜T淋巴细胞液、新鲜B淋巴细胞液、新鲜T淋巴和B淋巴细胞混合液;
第四步:分别向三只小鼠接种等量的霍乱弧菌疫苗;
第五步:在相同条件下饲养20天后,分别测定三只小鼠体内血清抗体的含量。
实验二:向健康正常的实验小鼠注射毒性弱的霍乱菌苗,这些小鼠感染后没有发病。四天后,对实验小鼠注射毒性极强的霍乱弧菌制剂,一段时间后实验小鼠全部正常生活。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一的检测结果是3号小鼠体内血清抗体含量最多,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一第二步的目的和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二中毒性弱的霍乱菌苗进入小体内作为___________起作用,使其体内产生了相应的免疫活性物质,该过程曾出现如图_________(填A或B)所示的现象,这种反应属于________免疫。
⑷图B所示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⑸实验二中向实验小鼠第二次注射毒性极强的霍乱弧菌制剂后没有发病,但会在实验小鼠体内发生一系列重要的生理反应,其中主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你认为要使实验二更具说服力,应补充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要防止霍乱病的发生和传染,你可做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用含不同种类酶制剂的洗衣粉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布料
污染物
水温
A(蛋白酶洗衣粉)
6×6 cm
蛋白膜
40℃
B(脂肪酶洗衣粉)
6×6 cm
蛋白膜
40℃
C(蛋白酶洗衣粉)
6×6 cm
淀粉膜
40℃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该实验还应可知的无关变量为。该实验中分别构成两组对照实验。
(2)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观察来判断酶的催化效率。
(3)蛋白酶洗衣粉的去污原理是
(4)有同学打算用丝绸作为实验材料,探究蛋白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你认为合适吗?为什么?

(5)大力推广使用加酶洗衣粉代替含磷洗衣粉,这是因为

如图4-C-14表示渗透作用的装置,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请思考下列问题:
注:图1、3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1、h2。葡萄糖能透过半透膜,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

(1)如果A为清水,a为30%的葡萄糖溶液。则图1漏斗中的液面。如果B为清水,b为30%的蔗糖溶液,则图3 中的液面
(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达到平衡后,h1h2,两个漏斗内溶液浓度大小为MaMb。
(3)如果A、B、a、b均为某种物质,且MA=MB、Ma=Mb,则达平衡后h1=h2,如果在a、b中分别加入两种不同的物质(微量),发现h1上升,而h2下降。那么在a、b中加入的物质可能分别是

某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如下的两个实验。
(1)实验一
实验假设:如果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则能影响胚芽鞘下端的生长。
实验材料:小麦胚芽鞘、刀片、琼脂薄片若干
实验设计:见实验设计示意图(一)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假设成立。
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一)不完善,缺少的是  ,你的具体改进是

(2)实验二
实验假设:如果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小麦胚芽鞘的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则小麦胚芽鞘向光弯曲。

实验材料:同实验一,不增加其他材料器具。
实验设计:在上述示意图(一)改进[未在示意图(二)中画出改进]后的基础上进行单侧光照射,实验设计及其实验预测结果见示意图(二)。
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二)中的实验结果预测是错误的,你认为正确的现象应该是       ,理由是         
(3)还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二)并不能得出实验结论,他画了实验设计示意图(三)中的一部分,请你将示意图(三)补充完整:在甲方框中画出有关胚芽鞘尖端处理的方法,在乙方框中画出实验结果预测图。

下图中甲表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乙表示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 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统计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图乙。
①图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乙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乙图中的__________m2。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株/m2
(2) 导致甲的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__________结构。
(3)若测定该区域10平方千米的野兔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50只做上标记,然后
放回到森林中,一段时间以后,又捕获20只,其中含标记的5只,则该区域内野
兔的种群密度为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请据图回答:

(1)某人一次性饮1000mL清水,1 h 内尿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____________降低,对相关感受器刺激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减少,使垂体释放的_______减少,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__________,使水重吸收减少。饮水1 h后,通过图中a所示的___________调节机制,尿量逐渐恢复正常。
(2)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体内会启动一些调节机制,其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其末梢内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肝脏的___________分解;同时________(激素名称)分泌减少,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需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