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生产药物及培育无病毒的植物等。据图甲、表乙回答问题:

表乙:植物的花芽分别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

(1)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能够被培养成新的植物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
(2)有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诱导离体的植物组织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结构,若包上人造种皮,制成人工种子,可能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胚状体来源于离体的植物体细胞,其形成过程中要经过的生理变化大体上是图甲中[   ]___________和[    ]________过程,在此过程中被培养的细胞始终受_________的调节([  ]填序号)。
(3)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茎尖或根尖组织可获得无病毒植株,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4)从表乙的实验结果可看出: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是实验中的二种重要物质。其中,新芽形成必须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而在培养形成完整新个体过程中,对它们的调控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野外考查中,发现生长于背风向阳处的一株蒲公英叶型为全缘,而生长于向风隐蔽处的一株蒲公英叶型为缺刻。这种叶型的不同是遗传物质的差异引起还是环境的差异引起,该兴趣小组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材料:野外考查发现的上述两株蒲公英的直根各一条(蒲公英可以采用分根繁殖);花盆;小铲;剪刀;沃土等。
方法步骤:
(1)将全缘型叶蒲公英直根切成相似的两段并标记为甲和乙, ,分别埋于沃土中催芽。
(2)发芽后分别移栽到对应标号的花盆中,将
(3)待蒲公英长出叶后,
结果分析:
a.
b.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CO2减排协议。下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_____________作用;无机环境中碳的来源有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特点。
(4)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2,其中鹰和蛇的关系为____________。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克,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______克。
(5)针对全球气候变暖,请你提出关于减排方面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下图是以洋葱为实验材料的实验现象或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利用紫色洋葱叶肉细胞进行的质壁分离实验现象,实验时外界溶液是滴入少量红墨水的0.3g/ml的蔗糖溶液,那么图中A、C两处的颜色分别是
(2)图2是利用洋葱根尖进行的有丝分裂实验现象,细胞D与E的染色体数之比为 ,核DNA数之比为 ;若要观察减数分裂过程,常用植物的 做切片,实验中装片制作的流程为
(3)图3是分离洋葱管状叶中色素得到的滤纸条,由该结果可知洋葱管状叶中
A.色素的种类 B.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C.不同色素的相对含量 D. 各种色素的颜色
(4)某同学在秋天做色素提取分离实验时,提取和分离过程操作正确,而实验结果只出现了图3中色素带1和2,最可能的原因是
(5)有同学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进行图1所示实验,为清晰观察到实验现象,需对光学显微镜的光圈进行的操作是

小蚌兰叶片正面呈绿色,背面呈紫红色,常用作盆栽观赏。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气孔开闭与细胞吸水失水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②制作小蚌兰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③用显微镜观察小蚌兰叶片下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及气孔张开程度;④将小蚌兰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中的清水换成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⑤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结果如下表(“-”表示不能发生,“+”表示能发生,“+”越多表示程度越大),分析回答:

(1)选用小蚌兰下表皮作实验材料的优点是 ,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取决于 (结构)。
(2)实验步骤④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3)小蚌兰叶片下表皮细胞液渗透压与浓度在 之间的蔗糖溶液相当。
(4)结果表明,细胞 导致气孔关闭。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对植物体生存的意义是
(5)小蚌兰叶片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质基质的浓度 (大于/小于/等于)液泡中细胞液的浓度。
(6)绘制出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小蚌兰叶片下表皮细胞实验前体积/实验后体积的变化曲线。

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某植物体内的两种生理过程,图丙表示在CO2充足的条件下,该植物光合速率(mgCO2﹒cm-2﹒h-1)与光照强度、温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图甲中的物质a是_________,图乙中产生大量[H]的阶段是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2)若某植物体的根尖细胞通过图乙过程产生的1分子CO2,进入同一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被利用(如图甲),则在这一过程中该CO2分子至少通过________层生物膜。
(3)图乙中产生大量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请结合教材知识再写出一种(除图乙外)能产生CO2的细胞呼吸方式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丙中,当温度为10 ℃时,如果将光照强度由 4 klx瞬时提高至 8 klx,此时该植物叶绿体内的C3含量将_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
(5)若温度为20℃时,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a mgCO2﹒cm-2﹒h-1,则该植物在温度为20℃、光照强度为 8 klx条件下放置11小时后每平方厘米的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量为__________mg。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