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从一份科技攻关课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酸雨区已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农业每年因受酸雨而造成的损失达15亿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1)在英国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高烟囱可有效地降低地面SO2浓度。在20世纪的60—70年代的10年间,由发电厂排放的SO2增加了35%,但由于建造高烟囱的结果,地面浓度降低了30%之多。请你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种作法是否可取?简述其理由。
(2)用传统的煤、石油作燃料,其主要缺点是什么?与传统的煤、石油燃料相比,哪种物质可以作为新能源?主要优点是什么,缺点又是什么?
(3)研究酸雨成因用的“催化棒”是用两个外面套有玻璃管的粗导线穿过橡皮塞并固定于玻璃管中,将其一端用电热丝连接起来,即制成“催化棒”:实验时先接通直流电源,使电热丝红热,然后将红热的电热丝伸入装有SO2和空气的集气瓶中,瓶中立即出现a现象,再往其中加入用盐酸酸化后的BaCl2溶液,又出现b现象。请回答:
①现象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以上实验可得出酸雨成因的化学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一座中等城市每年用煤约300万吨。其含硫量按1%计算,则每年排放SO2多少吨?若此SO2有60%转化为硫酸,相当于生成多少吨98%的硫酸?
A、B、C三种烃的衍生物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都为C:40%,H:6.7%,O:53.3%。又知在标准状况下,A蒸气的密度为1.34 g·L-1;在同温同压下,B、C的蒸气密度都是A的2倍,且A能发生银镜反应,B显酸性,C显中性,C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醇和盐。
(1)通过计算,求A、B、C的分子式。
(2)根据A、B、C的性质,确定它们的结构,并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1)A可与过量的NaOH反应,A与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2)A可与新制的Cu(OH)2反应,A与被还原的Cu(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3)A与参加反应的Cu(OH)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__________。
(4)A可与过量的NaHCO3反应,A与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5)取Na、NaOH和新制的Cu(OH)2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A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时,理论上需Na、NaOH和新制Cu(OH)2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1L乙炔和气态烯烃混合物与11L O2混合后点燃,充分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12L,求原1L混合气体中各成分及物质的量比(反应前后均为182℃、1.01×105Pa)。
丁烷催化裂化时,碳链按两种方式断裂生成两种烷烃和烯烃,若丁烷裂化率为,且裂化生成的两种烯烃的质量相等,求裂化后得到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在混合气体中所占的体积分数。
将x mol O2,ymol CH4和z mol Na2O2放入密闭容器中,在150℃条件下用电火花引发,恰好完全反应后,容器内压强为0,通过计算确立x,y和z之间的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