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推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下列有关该元素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它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ⅤA族 |
B.它的最高正价为+5,负价为-3 |
C.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
D.它的非金属性比磷弱 |
T1℃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
CO(g)+H2O(g)CO2(g)+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
n(CO)/mol |
n(H2O)/mol |
0 |
1.20 |
0.60 |
10 |
0.80 |
|
20 |
0.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10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0.04mol · L-1 · 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 molCO和1.20 mol H2O,达到平衡时n(CO2)= 0.40 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的体积分数减小
D.温度升高至T2℃(T2>T1)时,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氢化亚铜(CuH)是一种不稳定物质,能在氯气中燃烧;也能与酸反应。用CuSO4溶液和“某物质”在40~50 ℃时反应可产生它。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某物质”具有还原性 |
B.CuH与盐酸反应,可能产生H2 |
C.CuH在氯气中燃烧:CuH+Cl2===CuCl+HCl |
D.CuH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CuH+3H++NO3—===Cu2++NO↑+2H2O |
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 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 L -1,W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 Y> X |
B.元素X与M形成化合物的空间构型可以是正四面体型、直线型或平面型等 |
C.将X Z2通入W单质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生成的盐一定只有一种 |
D.Y元素的含氧酸都属于强酸 |
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稀土萃取理论方面作出的贡献。稀土铈(Ce)元素主要存在于独居石中,金属铈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已知: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氧化性:Ce4+>Fe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铈(Ce)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
B.铈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e + 4HI = CeI4 + 2H2↑ |
C.用Ce(SO4)2溶液滴定硫酸亚铁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Ce4++2Fe2+ = Ce3++2Fe3+ |
D.四种稳定的核素![]() ![]() ![]() ![]() |
氧族元素包括氧、硫、硒、碲、钋等,右图为氧族元素氢化物a、b、c、d的生成热数据示意图,下列关于氧族元素的说明正确的
A.含有18e-的两种氢化物中只存在极性键 |
B.氢化物的沸点大小是H2O<H2S<H2Se<H2Te |
C.a所对应的氢化物是H2O |
D.每1mol H2S分解会吸收20KJ的热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