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西气东输”工程全线贯通的同时,珠江三角洲,特别是佛山、深圳等地的LNG管道工程也如火如荼,通过该工程,大佛山将在2010年全面采用与“西气”成分相同的燃料作为居民用气。如果通过改造现有以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H8)为燃料的炉具,使其改烧“西气”并与燃烧液化石油气达到同样的效果,若在“燃料气”进气口不变的前提下,则需要把空气的进气量(    )

A.减小 B.增大 C.维持不变 D.不能确定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石油的分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过程后可变为清洁能源,这是煤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
B.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葡萄糖、油脂等都能在人体内水解并提供能量
C.利用风能发电、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应用无氟制冷剂、无磷洗衣粉均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钢筋混凝土、玻璃钢、石棉瓦、碳纤维增强陶瓷都是常见的复合材料

由于实验误差,确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时,常常需要将多个实验进行对照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已知某脂肪酸(用R表示)有以下实验记录:

组成元素
官能团
相对分子质量
与碱反应
加成反应
C、H、O
羧基、碳碳双键
小于300
2.493gR可被
0.500gKOH中和
1.247gR可与
2.250g I2反应

则以下关于R的结论肯定正确的是()
A、R是一元羧酸 B、R分子含一个碳碳双键
C、R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78D、R的分子式为C18H32O2

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不考虑溶液中含的较少的H和OH)Na+、NH4+、SO42、CO32、NO3。取200mL该溶液,分为等体积的二份分别做下列实验。实验1: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烧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mL。实验2:第二份先加入足量的盐酸,无现象,再加足量的BaCl2溶液,得固体2.33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可能含有Na+
B.该溶液中肯定含有NH4+、SO42-、CO32-、NO3-
C.该溶液中一定不含NO3-
D.该溶液中一定含Na+,且c(Na+)≥0.1 mol/L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
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
D.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

下列数据有些明显不符合事实。其中不可信的是()

A.H—Cl的键能为432 kJ/mol,H—F的键能明显高于432 kJ/mol
B.0.1 mol/L氨水中NH3·H2O部分电离,一定温度下该氨水的电离度为55%
C.某Ca(OH)2溶液的浓度为0.5 mol/L
D.十六烷的裂化产物中不饱和烃的分子数超过50%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