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世纪末,列强争做清政府的债主,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牟取高额利息和回扣
B.扩大在华经济政治势力
C.掠夺路矿权
D.为本国剩余资本寻找市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咸丰十一年(1861)初,奕訢上疏奏陈:“臣等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患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这份奏折,不能表明奕訢已经:

A.看到了中国所面临的被侵略的险恶形象
B.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乃是最大隐患
C.有防范外来侵略的思想
D.认为太平天国和捻军才是心腹之患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先进的文明对世界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这一切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推动物质文明的发展。从考古发现看,西周时期农具多用木石等材料制成,青铜主要用于铸造武器、礼器和生活用具,最主要的原因是青铜

A.产量有限,不能完全取代石器 B.制造起来困难,不如石器方便
C.质地太脆,不太适合农业生产 D.使用时间短,很快被铁器取代

文人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它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

A.《清明上河图》 B.《鹳鱼石斧图》 C.《墨梅图》 D.《步辇图》

历史上的思想家为丰富西方人文精神的宝库,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以下观点属于卢梭提出的是

A.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B.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卷,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C.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这项权利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D.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