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1)人体染色体上存在血友病基因,以表示,显性基因以表示。下图是一个家族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1)若1号的母亲是血友病患者,则1号父亲的基因型是。
2)若1号的双亲都不是血友病患者,则1号母亲的基因型是。
3)若4号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第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若这对夫妇的第一个孩子是血友病患者,再生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2)红眼()、正常刚毛()和灰体色()的正常果蝇经过人工诱变产生基因突变的个体。下图表示该突变个体的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及其上的相关基因。
1)人工诱变的物理方法有。
2)若只研究眼色,不考虑其他性状,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1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3)基因型为的果蝇杂交,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
4)若基因的交换值为5%,现有白眼异常刚毛的雌果蝇与正常雄果蝇杂交得到1,雌果蝇所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的比例是:=
I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A所示)。
(1)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______点。
(2)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
…… |
24 |
29 |
32 |
34 |
…… |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____________段获得的。
(3)e与f相比,e点时刻C3的合成速率,与b相比,a点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4)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该如何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_______。
若在单位时间内,实验组读数为M,对照组读数为N,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________。
II.下表是某运动员在一段时间内血液中所含乳酸浓度的变化情况。
时间/分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50 |
55 |
60 |
血液中乳酸浓度(mg/cm2) |
5 |
5 |
5 |
40 |
70 |
90 |
80 |
60 |
40 |
35 |
25 |
23 |
20 |
(1)若该运动员在非剧烈运动时血液中乳酸浓度是5mg/cm3,那么从表中可以看出,运动员的无氧呼吸从_______分钟时已经明显增强,第______分钟时血中乳酸浓度出现下降。
(2)与赛前相比,运动员血液中某些激素的含量在比赛中会发生变化,例如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会________,它能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____________ ,其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下丘脑及垂体分泌相应激素具有_______作用。
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能否利用人的皮肤细胞来完成①过程?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必需的酶是______________酶,合成A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
(3)为使过程⑧更易进行,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药剂)处理D。
(4)在利用AB获得C的过程中,必须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切割A和B,使它们产生_______________,再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才可形成C。
养蚕在我国有3千多年的历史,经研究发现其染色体组成为2n=56。其性别由ZW型性染色体决定。西南农业大学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于2003年11月15日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框架图,2006年1月2日,又研制成功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2008年12月。完成世界首张蚕基因组精细图谱,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的使家蚕吐出了天然的金黄、鹅黄、绿、粉红、白、赭色蚕丝,而且永不褪色,重现了中华丝绸之路的光芒。请回答有关问题:
(1)欲测定家蚕基因组的DNA序列,应该测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
(2)家蚕的黑色卵(B)对白色卵(b)为显性,绿茧(D)对黄茧(d)为显性,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B和b位于第2号染色体上,现有纯合黑卵黄茧和白卵绿茧未交配过的雌雄蚕若干,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探究D和d是否也在第2号染色体上。(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等)
实验目的:探究D和d是否在第2号染色体上。
方法步骤:
第—步:用上述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D和d不在第2号染色体上。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D和d在第2号染色体上。
以下为某家族甲病(设基因为B、b)和乙病(设基因为D、d)的遗传家系图,其中Ⅱ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
请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I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2)在仅考虑乙病的情况下,III2与一男性婚配,生育了一个患乙病的女孩。若这对夫妇再生育,请推测其子女的可能情况,用遗传图解表示。
(3)B基因可编码瘦素蛋白。转录时,首先与B基因启动部位结合的酶是__________。B基因刚转录出来的RNA全长有4500个碱基,而翻译成的瘦素蛋白是由167个氨基酸组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翻译时,一个核糖体从起始密码子到达终止密码子约需4秒钟,实际上合成100个瘦素蛋白分子所需的时间约为1分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若B基因中编码第105位精氨酸的GCT突变成ACT,翻译就此终止,由此推断,mRNA上的_____________为终止密码了。
为验证DNA的半保留复制,科学家设计了如下实验:用含3H标记物的培养基处理蚕豆根尖细胞(2n=12),待其完成此次分裂后,移入含有秋水仙素的普通培养液中,再让细胞连续分裂两次,通过放射自显影技术检验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的放射性。据此实验分析回答:(秋水仙素作用不影响复制,但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1)实验所用的细胞材料最可能取自蚕豆根尖的___________区,处理根尖细胞的3H标记物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带上3H标记的根尖细胞移入含有秋水仙素的普通培养基中,连续分裂两次,则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中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如果DNA的半保留复制假设成立,实验结果应为: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全部都显示放射性,其中每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的放射性显示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放射性显示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取处于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DNA进行离心,请参照右图①②③,在④中标出DNA分子可能出现在试管中的位置,并在括号中写出各自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