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英国革命期间,自由主义学说首次被明确提出来,当时,这些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反对王室任意干涉宗教自由、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更准确地说,这些学说要求议会控制政府、政党独立存在、承认反对党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权利。
材料二 在美国革命期间,美国人在限制奴隶制、扩展宗教自由、扩大公民权和确立立宪政体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1791年美国政府所采用的联邦宪法是以分权原则为基础,也就是让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互相制衡。《权利法案》保证了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集会自由。
材料三 随着19世纪逐渐成为过去,自由主义同其它历史运动一样也在性质上起了明显的变化。在群众通过接受越来越多的教育和参加工会组织变得更加自信的同时,自由主义不可能主要关心资产阶级的利益……投票箱前的平等补充了法律面前的平等。到19世纪末,成年男子的选举权已在西欧大部分国家得以确立。如1884年英国的议会选举制度改革向普选制大大迈进了一步。改革主要面向农村,规定年交纳10磅以上房租者均为选民,使选民人数增加200万,总数达到450万。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的自由主义思想各是如何付诸实践的?其相同点是什么?
(2)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自由主义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1 (德皇威廉二世谕外交大臣布洛夫电报)“我已电告沙皇:‘华人攻击山东德国教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我相信根据我们彼得霍甫谈话,你必定赞成我派德舰队到胶州,因为它是惟一能作为对暴徒采取行动的基地,……’沙皇立刻答复如下:‘……我既不能赞成,也不能不赞成……’。”
——《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择》
材料2 (德国驻俄大使拉度林给德首相阿伦洛熙电报):“……它现在只能对陛下政府表示感激,因为有了胶州湾的占领才使旅顺口、大连湾的迅速占领成为可能,否则在这方面就难于找到一个口实……这对俄国的东亚政策是绝对必要的。”
——《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择》
材料3 今议定中国政府将山东省之威海卫及附近之海面租与英国政府,以为英国在华北得有水师合宜之处,并为能保护英商在北洋之贸易,租期应按照俄国驻守旅顺之期相同。……所租之地,专归英国管辖。此外……附近沿海地方,均可择地建筑炮台、驻扎兵丁,可另设应行防护办法;又在该界内均可以公平价值择用地段,凿井开泉、修筑道路、建设医院,以期使用。
——《中英订租威海卫专条》
请回答:
(1)“华人攻击德国教会”是指什么事件?德国对此事件采取了什么行动?结果如何?
(2)结合材料1、材料2,分析俄德在亚洲的关系与在欧洲的关系相比有何不同?德国在山东的行动对俄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3分析,英国从租借地得到了哪些权益?有何影响?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比日本早,但步伐缓慢,始终没能实现近代化,试比较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进程方面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并概括指出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的主要进程。
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19世纪中期是“器物”变革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制度”变革时期,试结合史实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分析促成“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的因素,并说明“制度”变革的结局及导致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说:“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这种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据此回答。
(1)请结合16~18世纪中国的社会情况,简要评述李约瑟对中国文化的论断。
(2)西方的“现代科学”是怎样兴起的?
比较《南京条约》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