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科学家的考察,比较一致地认为6 500万年前地球上发生的那次生物大灭绝(包括恐龙在内的占地球一半左右的生物在一瞬间消失了)是由一颗直径大约是10 km、质量是1×1012 t的小行星以20—30 km/s的速度砸至地球上而导致的.这次碰撞释放的能量相当于6×1013 t的TNT炸药爆炸所释放的能量.现在假设有一颗直径是1 km的小行星撞上了地球,请估算所释放的能量,并讨论给地球所造成的危害.
已知一灵敏电流计,当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正接线柱一侧偏转,
现把它与线圈串联接成如下图(2)所示电路,当条形磁铁按如下图(2)
所示情况运动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甲图中电流表偏转方向向右 | B.乙图中磁铁下方的极性是S极 |
C.丙图中磁铁的运动方向向下 | D.丁图中线圈的绕制方向与甲图相反 |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
(1)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 V0=_______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____
(2)小球经过b位置的速度的计算式为Vb=____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____
(3)小球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位置坐标为: x=— cm y=— cm。
(4)请你在图上用正确的方法画出平抛运动的轨迹(用铅笔画)
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1)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水平抛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无论A球的初速度大小如何,也无论两球开始距地面高度如何,两球总是同时
落到地面,这个实验_________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1)条 |
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2)条 |
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
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 |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分析,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上;
C.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D.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E.根据测量的结果,分别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和增加的动能.
其中操作不当的步骤是:(填选项对应的字母).
(2)正确操作后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连续的五个点A、B、C、D、E,测出AC的距离为s1,CE的距离为s2,打点的频率为f,根据这些条件,计算打C点时重锤下落的速率vc=.
(3)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大于重锤动能的增量,其主要原因是在重锤下落的过程中存在阻力作用(设阻力恒定),可以通过该实验装置测阻力的大小.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重锤的质量为m.试用这些物理量和上图纸带上的数据符号表示出重锤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F=.
物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 已备有如下器材:A.白纸,B.图钉,C.方木板,D.斜槽轨道,E.小球,F.天平,G.铁架台,H.重锤线,I.秒表,J.刻度尺,上述器材中,不需要的器材有___
(填器材名称前的字母)
(2) 为了得到较准确的运动轨迹,在下面的操作要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通过调节使斜槽轨道的末端水平
B.为减小实验误差,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轨道上不同位置滚下,最后取平均值
C.为消除轨道摩擦力的影响,应使斜槽轨道的末端倾斜,直到小球能在轨道的末端匀速运动以平衡摩擦力
D.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3) 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A、B、C三个点,其坐标标记如图,坐标原点为抛出点,其中点的位置或坐标的测量有明显的错误,由你认为正确的数据计算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m/s(g取10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