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文学常识判断和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民歌的新发展,其中《木兰辞》叙事与抒情相渗透,细腻与粗犷相融合,代表了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
B.“花间派”词人以温庭筠、周邦彦为代表,在填词时往往取当前情事,表现艳遇怨慕与离愁别绪,藻丽浓艳,细美婉约,构成“香而软”的风格。 |
C.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后人把建安诗歌这种建筑在慷慨情怀基础上的爽朗刚健的风貌,称为“建安风骨”。 |
D.陶渊明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直接引领了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诗创作。 |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
A.众闻则非之(形容词作动词,认为不对) |
B.上为政者得则罚之(名词作状语,在上) |
C.以亏人自利也(使动用法,使人亏) |
D.从而誉之(名词作动词,称赞) |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
A.顺流而东行(名词作状语,向东) |
B.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名词作状语,朝西,向西) |
C.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 |
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作名词,美景) |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动词使动用法,使……随从) |
B.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动词用,到里面) |
C.拔剑撞而破之(动词使动用法,使……破) |
D.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 |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
A.沛公今事有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
B.毫毛不敢有所近(形容词作名词,接触的人)
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
C.臣活之(动词使动用法,使……活)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
A.籍吏民(名词作动词,登记) |
B.范增数目项王(名词作动词,注视) |
C.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作动词,与……友善) |
D.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