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两幅图:

                                              
请回答:(1)图一中有“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新铺”字样。“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是指哪一年(    )
A. 1851年    B.1853年    C.1856年    D.1859年
(2)图一出现的背景是(    )
A.太平天国起义爆发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C.太平天国达到军事全盛时期   D.干王洪仁玕改革内政振兴天国
(3)图二应当出现在(  )
A.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前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时
C.太平天国军事全盛时期    D.天京变乱后
(4)图二说明(  )
A.《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分配土地的政策得以实施
B.太平天国农民交纳粮食后发给凭证
C.太平天国的王公可以得到大量土地
D.太平天国占领区部分农民曾经得到土地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汉在《海权论》中指出:“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以下能印证作者观点的事件是

A.《北京条约》的签订 B.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武昌起义后列强猛攻武汉

据清代有关资料统计,当时五代之内均无功名的布衣子弟在科举录取的总人数中,约占13.33%,父辈一代无功名的布衣子弟约占33.44%。这一社会流动的速率,同20世纪号称自由之邦的美国大体相当。这种“社会流动”
①为民众提供了参与权力的平台②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③给社会带来一定的生机和活力④有利于政府网罗人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宋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郡(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牣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已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B.江南地区的工商业发展起来
C.南朝政府仍推行重农政策 D.重视兴修水利农业产量提高

清代学者包世臣在《郡县农政》一书中说:“凡治稻皆宜精,虽地宽之处,广种薄收者多耗本,……可举代田之法,每田一区,分三分,每岁更代,收成过漫种不治者。”“代田之法”最早出现于

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
C.西汉时期 D.明清时期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B.重庆政协会议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