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我们既要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重、为先,同时也要尊重和保障公民合法的、正当的个人利益,这是因为在我国
A.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
B.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利益是相同的 |
C.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之间不存在矛盾 |
D.国家、集体利益实现了,公民的个人利益也就实现了 |
维护一国的安全、政治、经济等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落脚点。2010年9月,温家宝总理出席六十五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时指出“中国讲友好,也讲原则,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在涉及主权、统一及领土完整的问题上,中国绝不退让,决不妥协。”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 真理是客观的
③解决问题要善于抓住重点④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07年为应对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央行曾先后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09年9月起,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央行又开启了降息空间,5次下调贷款利率,4次下调存款利率。2010年10月,央行在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管理好通胀预期慎重权衡后作出加息决定。央行历次调整货币政策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②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④事实对思想有决定作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因其在体外受精技术领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2010年诺贝尔奖。当初,不少人曾因担心人工生殖技术可能将培育出科学怪物或畸形人而进行激烈的争论甚至反对,现在,人工生殖技术不仅用于治疗不育症,而且为治疗癌症、胚胎干细胞研究等提供了线索和方向。材料说明
A.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 B.实践是适应认识的需要产生的 |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D.客观规律依赖于意识的发现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下列选项中与该观点体现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①山不厌高,水不厌深②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④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灿烂的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回答下列各题。“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中华文化
A.包容并蓄 | B.与时俱进 | C.博大精深 | D.源远流长 |
世界气象组织规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的命名由该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我国提供了龙王、悟空、玉兔、杜鹃、海棠等10个名字。这些名字的背后都有许多故事或者寓意,其中有6个名字来自我国的神话传说。从我国提供的台风名称可以看出
A.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
B.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C.传统文化渗透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 |
D.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
面对赞扬,西方人往往爽快接受并致谢,而东方人则比较含蓄、谦虚,即使心里非常高兴,也不大会表露出来。这种差异反映了
A.文化具有多样性 |
B.文化差异实质上是种族的差异 |
C.文化差异使东西方的人们难以交往 |
D.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才能和睦相处 |
比起人物、牛马来,山水景物作为绘画艺术的主要题材和所达到的成熟水平,要晚得多。这是因为,人物、牛马显然在社会生活中占有更明确的地位,与人事关系更为直接。上述现象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