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以制备Fe(OH)3胶体 |
B.测定工业烧碱的含量(含杂质碳酸钠)可称取一定量样品放人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再加入稍过量氯化钡溶液,用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滴定 |
C.用分液漏斗分离苯与硝基苯 |
D.除去氯化铁酸性溶液中的氯化亚铁:加入适量的硝酸溶液 |
下列物质可用来鉴别乙酸溶液和乙醇的是
A.稀盐酸 | B.水 | C.氯化钠溶液 | D.碳酸钠溶液 |
以2-溴丙烷为原料制取1,2-丙二醇,需要经过的反应是()
A.加成—消去一取代 | B.取代一消去—加成 |
C.消去—取代一加成 | D.消去—加成—取代 |
“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 的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中,原料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以下反应中符合“原子经济性”的是()
A.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制聚苯乙烯 | B.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乙烯 |
C.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 | D.乙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乙烷 |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能与1 mol该化合物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
量是()
A.1 mol | B.2 mol | C.3 mol | D.4 mol |
实验室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a中先加入浓硫酸,再加入适量的乙醇和冰醋酸,然后加热 |
B.试管b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和乙醇 |
C.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
D.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