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①乙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聚氯乙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⑦邻二甲苯;⑧3-甲基-1-戊烯。其中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的是( )
| A.③④⑤⑦ | B.③⑤⑦⑧ | C.⑤⑧ | D.④⑤⑦ |
向100 mL 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 |
| B.通入CO2的体积为448 mL |
| C.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OH):n(Na2CO3) =" 1:" 3 |
| D.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HCO3):n(Na2CO3) =" 2:" 1 |
以下实验原理中,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
| B.用浓磷酸与KBr反应制备HBr气体 |
| C.配制FeSO4溶液时,加入一些铁粉 |
| D.在干燥的HCl气流里加热MgCl2·6H2O晶体,得到无水MgCl2 |
为使溶液中的3种阳离子A+、B2+、C3+逐一沉淀分离,将含有A+、B2+、C3+离子的水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关于三种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g+、Fe2+、Al3+ | B.NH4+、Fe2+、Fe3+ |
| C.Ag+、Cu2+、Fe3+ | D.Ag+、Cu2+、Al3+ |
将69 g NO2(含少量N2O4)通入水中,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69 g NO2与N2O4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介于4.5 NA至9.0 NA之间 |
| B.此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 C.最终可收集到11.2 L无色气体 |
| D.若将所得硝酸制成浓硝酸,常温下最多可溶解0.25 mol铁。 |
根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A. 间三甲苯 |
B.![]() |
| C.CH3CH(NH2)CH2COOH 2-氨基丁酸 |
D. 3,3-二甲基-2-丁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