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A原子的L电子层比元素B原子的L电子层少3个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总电子数比A元素原子核外总电子数多5个,则A、B可形成( )
A.离子化合物B2A3 B.离子化合物B3A2
C.共价化合物B2A3 D.共价化合物B3A2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Al3+、Cl-、![]() |
B.Cu2+、Cl-、![]() |
C.Ca2+、Na+、![]() ![]() |
D.H+、![]() ![]() |
某干燥粉末可能由Na2O、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X逸出,X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有剩余气体。若将原来混合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粉末中一定有Na2O、Na2O2、NaHCO3
②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CO3和NaCl
③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O和NaCl
④无法肯定粉末中是否含有Na2CO3和NaCl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mol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的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 )
A.甲<乙<丙<丁 | B.丁<甲<乙=丙 |
C.甲=丁<乙=丙 | D.丁<甲<乙<丙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氯气溶于水:![]() |
B.将铝粉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
C.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
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A.Mg2+、Al3+、Fe2+ | B.H+、Mg2+、Al3+ |
C.H+、Ba2+、Al3+ | D.只有Mg2+、Al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