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将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过程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
(2)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 ,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 供给。
(3)细胞的识别与⑥中的[ ] 有关。观察活细胞中的②常用的染色剂是 。
(4)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填标号),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填标号)中。
(5)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请写出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 (用“→”和序号表示先后顺序)。
(6)信使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由核中进入细胞质中并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的生物膜的层数是 层。
(15分)
(1)传统发酵技术应用十分广泛,果酒和果醋就是常见例子。当发酵装置由果酒酿造转为果醋酿造时,首先要提高,其次要注意通入。
(2)微生物培养基通常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条件下,灭菌15至30min,然后待培养基冷却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3)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的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进行菊花组织培养时,一般将pH控制在左右,温度控制在18至22℃,并每天光照12h。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关键性激素。
(4)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压榨和萃取等,柑橘芳香油的制备通常使用法。为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柑橘皮干燥去水,并用浸泡。
棉花的花色由两对完全显性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控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其花色遗传机制如下:试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据棉花花色遗传可以看出,基因通过,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也说明基因和生物性状关系。
(2)一株开紫花棉花的基因型有(填数字)种可能性,现有一株开白花棉花,如果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其基因型,可利用种群中表现型为的纯合子与之杂交 :若杂交后代花色全为紫色,则其基因型为;若既有紫花又有红花,则其基因型为;若后代为,则其基因型为。
(3)已知棉花的抗病与易感病为第3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用R和r表示,抗病为显性)控制,用一株开紫花易感病棉花和一株开白花抗病棉花杂交,若统计到紫花抗病占后代比例为3/16,则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若要快速培育出紫花抗病品种最好采用育种。
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体液调节,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调节的甲、乙、丙三种方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方式调节的靶腺若为性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_ 激素到达垂体,进而影响和调节相应激素的分泌。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能通过该图中两种方式调节,使分泌增加,代谢增强,产热增加。感冒发热患者能在一段后通过大量出汗使体温恢复至正常,这是一种_________调节机制
(2)当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时,除血糖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外,还可通过图中的丙方式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此时靶细胞内有关物质转化的主要过程为;兴奋在A处传递时,信号的转变形式是。在正常血糖调节中,由机体产生能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的信息分子有。
(3)如果头部受伤导致人体出现多尿现象,则与此有关的是图中的方式调节失控。
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流,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倍率和时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进入生物群落,图中“”表示;生态系统能量不循环流动的原因是;物质可以反复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经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无机物可被生物群落重新利用。
(2)由图乙可知,种群密度在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若要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可通过实现(写出两种措施)。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种内斗争变化趋势是。
(3)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的能力;同时也使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渐增强。
(11分)在番茄的生产过程中,由于连续阴雨天气候,光照弱,易导致温室大棚内的番茄减产。为此,农技人员研究了在不同光照和含水量条件下,对番茄叶绿素a、b含量的和C3的最大消耗速率及有机物含量的影响,获得如下结果。请回答:
光照强度 |
土壤含水量 (%) |
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的含量比值 |
C3的最大消耗速率(umol·m-2·s-1) |
有机物含量(g·L-1) |
正常光 |
80 |
4.46 |
31.7 |
1.9 |
40 |
3.97 |
25.4 |
1.6 |
|
弱光 |
80 |
4.07 |
11.2 |
1.2 |
40 |
3.73 |
11.8 |
1.4 |
(1)实验表明,在弱光条件下,对于吸收光能有更大的作用的是叶绿素__________,C3最大消耗速率较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弱光、土壤含水量为60%的条件下,可以通过适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加/减少)浇水提高番茄产量。
(2)研究人员还发现,在密闭的温室中栽培的番茄,即使光照、温度及水肥条件均适宜,番茄的光合速率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温度对番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项目 |
5 ℃ |
10 ℃ |
20 ℃ |
25 ℃ |
30 ℃ |
35 ℃ |
光照下CO2吸收量(mg/h) |
1.0 |
1.8 |
3.2 |
3.7 |
3.5 |
3.0 |
黑暗下CO2释放量(mg/h) |
0.5 |
0.75 |
1.0 |
2.3 |
3.0 |
3.5 |
①假设呼吸作用昼夜不变,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2 h,在上述测定的_____温度条件下,一昼夜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的量最多。
②请推测在上述条件下,若较长时间生活在____温度条件下,番茄将会死亡。
右图T0--T1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生长的番茄幼苗叶绿体中某两种化合物([H]、ADP、C3或C5),T1--T3表示改变某一条件条件后两种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若T1时刻突然降低CO2浓度则物质A、B分别指的,B升高的原因是。若T1时刻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则物质A、B又分别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