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是常用的遗传研究的试验材料,据资料显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 。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 ,能过有性生殖中的 而产生的,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的 ,其产生的方向是 ,其来源包括 、 和 。它们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 ,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 。
(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频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 。
(3)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请问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a的基因频率为 。
(4)已知果蝇白眼(b)为隐性基因,在该种群中每2500只果蝇中才有一只白眼果蝇,那么白眼(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
(5)假定残翅(v)的基因突变率为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果蝇(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与其他突变类型相比,残翅个体数要少得多,这一现象说明
。
(6)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 ,常见的隔离类型有 和 ,通常经过长期的 隔离而达到 隔离。不同的果蝇种群之间,一旦发生了 隔离,就不会有 交流了。
(7)通过对果蝇和其他生物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 ,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 , ;其中必要条件是 , 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 的方向。
(10分)在低温条件下,将叶片置于研钵中,加入某种溶液研磨后,将细胞碎片和细胞器用离心法进行分离,第一次分离沉淀P1(含细胞核和细胞壁碎片)和上层液体S1,随后又将S1分离成沉淀P2(含叶绿体)和上层液体S2,第三次离心将S2分离成沉淀P3(含线粒体)和上层液体S3,最后一次将S3分离成沉淀P4(含核糖体)和上层液体S4,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问题填入相应符号(S1~S4和P1~P2)。
(1)含DNA最多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3)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4)蛋白质含量最多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下图甲是某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研究细胞的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若图甲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该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
(3)图甲中属于生物膜系统且在细胞中分布最广泛的是[12]__________。
(4)若用丙酮从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是否大于细胞表面积的2倍及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细胞是不是在中学实验室条件下观察线粒体的理想实验材料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研究细胞膜的结构和成分,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你设计一个简易实验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并对其成分进行鉴定。
A、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
⑴选用的最好材料是人或哺乳动物的_______________。
⑵如何对材料进行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用蒸馏水进行多次冲洗,即可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
B、对细胞膜的成分进行鉴定
(3)在制得成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鉴,如果产生_________反应,即可以证明细胞成分中含有蛋白质。
(4)研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非脂溶性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______。
()该实验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物质D的基本元素组成是____________;SARS病毒体内物质H彻底水解后,产生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2)物质C的不同取决于_________的不同。
(3)小麦种子细胞中,物质E是指_________。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主要是由图中的哪两种物质构成_______构成(填字母代号)。
回答下列I、11两个小题。
I.某生物实验小组利用学校新配置的数字实验室进行测定光合速率实验,设计了如下装置,反应杯的溶液中通入了一定量的CO2,并放置了10片相同的玉米叶圆片,请据图回答:
(1)玉米叶圆片放入反应杯前需抽空叶肉细胞间隙内的气体,目的是排除原有气体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随着测试时间的延长,叶片的光合速率逐渐下降,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此时,叶绿体中的C3和C5含量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增加或减少)。
(2)此方法还可以用于叶片呼吸强度的测定,但需要对反应杯进行 __________ 处理。
(3)实验小组同学进一步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温度适宜、C02充足的条件下研究了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若将叶圆片去掉一半,剩余叶圆片在相同条件下光照强度与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曲线将不同,请在下图中画出。
Ⅱ观察一片树林时发现,阳光穿过枝叶的空隙,会在地上投下圆形的光斑,光斑随着太阳的偏移枝叶的摆动而移动。下图显示在白天适宜温度下人工照射某植物叶片形成光斑,并从实验中测得CO2吸收速率和O2:释放速率的变化情况。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光斑开始之前的一段时间,植物叶片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2)光斑开始照射后的5秒内,O2释放速率和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是
(3)图中C点时,光反应速率__________ 暗反应速率(大于、小于或等于)。
(4) CD段O2释放速率迅速恢复至原水平的原因是__________,而此时,C02吸收速率延续了一段时间后才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
(5)从光斑开始照射到A点,影响O2释放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从A到C点限制O2释放速率的因素主要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