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属元素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②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正价
③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离子氧化性越弱 ④金属元素只有金属性,没有非金属性
⑤价电子数越多的金属原子的金属性越强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⑤ | D.①②③④⑤ |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需经过NaOH溶液配制、基准物质H2C2O4•2H2O的称量以及用NaOH溶液滴定等操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图甲所示操作转移NaOH溶液到容量瓶中 |
B.用图乙所示装置准确称得0.1575gH2C2O4•2H2O固体 |
C.用图丙所示操作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
D.用图丁所示装置以NaOH待测液滴定H2C2O4溶液 |
在一无色溶液中检验出有Ba2+、Ag+,同时又测得其酸性很强。某学生还要鉴定此溶液中是否大量存在:①Cu2+②Fe3+③Cl-④NO3-⑤S2-⑥CO32-⑦NH4+⑧Mg2+⑨Al3+⑩AlO2-离子。其实,这些离子中有一部分不必再鉴定就能加以否定,你认为不必鉴定的离子组是
A.③⑤⑥⑦⑩ | B.①②⑤⑥⑧⑨ |
C.③④⑦⑧⑨ | D.①②③⑤⑥⑩ |
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难,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将煤液化或气化,获得清洁燃料
②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
③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
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新能源,比如氢能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废弃物资源化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铝灰是铝加工行业的废渣,其主要成分为Al、Al2O3,可能还含有KCl、FeO、Fe2O3、MgO、SiO2、MnO2中的若干种。为了确认其成分,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铝灰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
②取少量溶液甲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③取少量溶液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向另一份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
④取少量溶液甲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置于空气中。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0g固体丙,将固体丙置于氢气流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1.12g固体丁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或数据,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根据①可推出铝灰中一定含有SiO2 |
B.根据②可推出铝灰中一定含有KCl |
C.根据③可推出铝灰中一定含有FeO和Fe2O3 |
D.根据④可推出固体丙中一定不含MgO |
已知草酸为二元弱酸:
H2C2O4 HC2O4-+H+Ka1
HC2O4- C2O42-+H+Ka2
常温下,向某浓度的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浓度的KOH溶液,所得溶液中H2C2O4、HC2O4-、C2O42-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pH=1.2溶液中:c(K+) + c(H+) = c(OH-) + c(H2C2O4) |
B.pH=2.7溶液中:c2(HC2O4-) / [c(H2C2O4) × c(C2O42-)]=1000 |
C.将相同物质的量KHC2O4和K2C2O4固体完全溶于水可配得pH为4.2的混合液 |
D.向pH=1.2的溶液中加KOH溶液将pH增大至4.2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度一直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