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短周期中的一种元素:
|
|
|
|||||
|
|
|
|
A |
B |
|
|
C |
|
D |
|
|
|
|
|
(1)A单质电子式是 ;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D单质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A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所得产物的名称是 ,该产物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的原因是 。
以下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反应情况进行分类的分类图。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
(1)上述第一级分类标准(分成A、B组的依据)是。
(2)F组中物质除了Cl2外还有(填化学式)
(3)D组中的氨水呈弱碱性,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呈弱碱性的原因:。
(4)由Al3+制备Al(OH)3,最好不选择D组中的NaOH溶液,说明理由:。
(14分)某小组同学欲探究NH3与O2反应的反应过程,按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1)A、B装置中可选药品:浓氨水、H2O2、CaO、CaCO3、MnO2、浓盐酸、蒸馏水。
①则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装置中锥形瓶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
②E装置中氨气被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③F装置中可以看到有红棕色气体和白烟生成,红棕色气体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白烟的成分____________。
(2)另一小组的同学撤掉A、C装置,只用剩余装置来完成此实验,B装置中分液漏斗盛放的是浓氨水,那么B装置中的锥形瓶中盛放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制取的浓硝酸往往呈黄色,该小组成员设计实验探究硝酸呈黄色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
假设一:可能含有Fe3+;假设二:可能含有_____;假设三:可能含有上述两种微粒。检验是否含有Fe3+的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稀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4)工业上用氨、氧气和水为原料制取硝酸铵,如果用17吨氨气,最多可制取_______吨硝酸铵 (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
(12分)根据下图所示的关系,确定A、B、C、D、E、F的化学式,并写有关方程式。
(1)已知A为单质,则A为(填化学式,下同),E为。
(2)D→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少量C溶于水,加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A→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学习小组设计如下装置进行相关实验:
①打开活塞b,向溶液B中逐滴加入少量溴水,关闭活塞b;
②打开活塞a,向容器中滴入足量的亚硫酸。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滴入溴水时,溶液的颜色变为棕黄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滴入亚硫酸时,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③由此可知,B中的阳离子、Br-、H2SO3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B中的阳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
(7分)下图是用废铜料(铁、铜混合物)来生产胆矾(CuSO4·5H2O)的过程,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X是___________(填名称)。
(2)途径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关途径Ⅰ和途径Ⅱ的说法正确是___________(填编号)
a.途径Ⅰ的操作步骤比途径Ⅱ多,因此采取途径Ⅱ更合理
b.途径Ⅰ相比途径Ⅱ节省原料,且不产生污染
c.相同质量的单质A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铜的量与途径无关
d.每生成1mol B,消耗1mol氧化剂,转移2mol电子
(4)称取25g胆矾,加热冷却后称量固体的质量减少了7.2g,则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9分)“三酸两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中的“两碱”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1)氢氧化钠不能保存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配制100mL 1mol/L氢氧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浓度偏低的是_____
a.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b.容量瓶洗涤后没有干燥就直接用于溶液的配制
c.氢氧化钠溶解后没有冷却至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使液面与刻度线相平
(3)将足量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碳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氢钠,可用氢氧化钠来除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