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电闪雷鸣是自然界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地球上每年平均发生31万余次闪电。
(1)当电闪雷鸣之时,空气中会发生很多化学反应,试写出与氮元素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设某次雷电中放出的能量为1.5×107kJ,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直接化合,已知1 mol O2和1 mol N2化合时要吸收180.74 kJ的能量,闪电时有1/1 000的能量用于这一反应,那么:①此次闪电所产生的NO的物质的量有多少?②此次雷雨闪电的生成物相当于给土地施了多少尿素〔CO(NH2)2〕化肥?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几何学是解决物质结构问题的基础。C60(每个碳原子与周围3个碳原子相连,如下图)是一系列碳原子簇合物(即富勒烯)的一个典型代表,它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光学、信息学、药物学、催化、储氢、超导等。就其结构而言也很特殊。18世纪俄罗斯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通过理论论证,明确指出任何一个这样的多面体都必须恰好具有12个五边形方能闭合成多面体。试回答:

(1)由12个五边形构成的最小碳笼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碳原子能形成笼形球状分子外,实验中还发现了以金属原子部分取代碳原子的“金属——碳原子”团簇分子,即金属碳烯,若金属碳烯的价电子总数与碳原子团簇分子的价电子总数相等,你认为能代替碳原子的金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在最小的金属碳烯原子簇化合物中,金属与碳原子个数比为2∶3,这种最小金属碳烯团簇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M代金属)。
(4)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理论化学的发展。最近,美国研究人员通过理论计算证明,可以用24个X原子和24个Y原子代替48个碳原子形成C12X24Y24新的团簇分子。若已知这种全非金属团簇分子与C60价电子总数相等,且X、Y、C元素位于同一周期,X的原子半径小于Y的原子半径,则在12个五边形中,每个五边形中有___________个X原子,有___________个Y原子,X是___________元素,Y是___________元素。
(5)目前,化学家已经找到十余种富勒烯家族成员,如C28、C32、C50、C60、C70……(富勒烯家族成员还在增加),它们的分子结构都是由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构成的封闭的凸多面体,则C80结构中五边形和六边形的个数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6)下列物质不属于富勒烯家族的有___________。

A.C18 B.C44 C.C72 D.C83

(7)晶体硼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由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如下图所示)。其中含有20个等边三角形和一定数目的顶角,每个顶角上各有一个硼原子。请根据观察和计算确定:

①该基本结构单元内,所含硼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所含B—B键的数目是__________。
②若将晶体硼结构单元的每个顶角削去,余下部分就和C60晶体的结构相同。据此确定,C60是由__________个正六边形和__________个正五边形构成。

为了防治环境污染并对尾气进行综合利用,某硫酸厂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再向吸收液中加入浓硫酸,以制取高浓度的SO2及(NH4)2SO4和NH4HSO4固体。为测定上述(NH4)2SO4和NH4HSO4固体混合物的组成,现称取样品四份,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各40.00 mL,加热至120 ℃左右,使氨气全部逸出〔(NH4)2SO4和NH4HSO4分解温度均高于200 ℃〕,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标准状况):

实验序号
样品的质量/g
NaOH溶液的体积/mL
氨气的体积/L

7.4
40.00
1.68

14.8
40.00
3.36

22.2
40.00
1.12

37.0
40.00
0.00

(1)写出实验过程中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2)由表格数据直接推测标准状况下3.7 g样品进行同样实验时,生成氨气的体积为多少升?
(3)试计算该混合物中(NH4)2SO4和NH4HSO4的物质的量之比。
(4)欲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应选择第_________组数据,由此求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某空气污染监测仪是根据SO2和Br2的定量反应来测定空气中SO2含量的。参加反应的溴,来自一个装满酸性(H2SO4)KBr溶液的电解槽阳极上的氧化反应,电解槽的阳极室与阴极室是隔开的。当测量某地区空气中SO2含量时,空气(经过除尘)以1.5×10-4 m3·min-1的流速进入电解槽的阳极室,电流计显示每分钟通过电子是5.136×10-9 mol,此条件下能保持溴浓度恒定并恰好与SO2完全反应。设被测空气中不含其他能与溴反应的杂质。
(1)写出此监测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计算该地区空气中SO2的含量(g·m-3)(保留两位小数)。

用Pt电极电解浓度为17%的饱和硝酸银溶液,当金属银完全析出时,阳极上放出5.6 L气体(标准状况),电解后溶液的密度为1.038 g·cm-3。试计算:
(1)电解前原硝酸银溶液的总质量是多少?电解析出的银多少克?
(2)电解前硝酸银的溶解度是多少?
(3)电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各为多少?

有电解装置如图4-37。图中B装置盛1 L 2 mol·L-1 Na2SO4溶液,A装置中盛1 L 2 mol·L-1 AgNO3溶液。通电后,润湿KI淀粉试纸的C端变蓝色,电解一段时间后,试回答:

图4-37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室温下,若从电解开始到时间为t时,A、B装置中共收集到气体0.168 L(标准状况),若电解过程中无其他副反应发生,且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在t时,A溶液的pH为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