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时期 | B.西汉 | C.南北朝 | D.北宋 |
延安13年与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分别是
A.确定“和平”“民主”方针、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
B.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 |
D.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
C.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
以下是民国初年新旧婚姻情况对照表。婚姻情况发生的变化反映了
旧式婚姻情况 |
新式婚姻情况 |
1.父母之命、煤妁之言 2.问名(互问庚帖卜之) 3.会亲(即订婚) 4.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 期及各种注意事项) 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过大 礼”“恭迎娶”) 6.过妆(送嫁妆) 7.娶亲 8.回门 |
1.自由恋爱 2.订婚 3.婚礼:证婚人、介绍人、 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 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 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 来宾贺词,各种答谢。 |
A.新式婚姻的法制性和契约性 B.中国传统婚俗的完全西化
C.国人对待中外文化缺乏理性 D.政治因素对婚姻影响减弱
1932年,荣氏兄弟成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这主要得益于
A.合理的社会制度 | B.国内的和平环境 |
C.政府的经济政策 | D.提倡国货运动 |
鸦片战争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自然经济日益解体,为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②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逐渐沦为殖民地社会
③西学传入,旧思想、旧观念受到冲击
④中西合璧是中国近代初期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