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析有关武汉城市圈的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2007年12月14日,以武汉为核心、以100千米为半径的武汉城市圈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为改革实验区。

1.武汉城市圈位于平原,长江与其最大的支流在武汉汇合。在城市圈内有两条南北铁路大动脉,分别是京广线与线。
2.表l数据显示,农业比重最大的城市是市。第二产业比重最高的是黄石市,该地附近的矿资源较为丰富,钢铁等工业发展基础较好;圈内城市主要工业部门中最普遍的是工业,这与该城市圈位于我国重要的基地有关。

3.读表2,对黄冈与黄石两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作出对比评价。

4.经济地理统计中,通常用E值表示区域内城市经济联系度(见表3),并将E值转换为等级值c,以便用图解直观表示不同城市的经济联系等级。城市经济联系度E与城市经济联系等级值C的转换公式如下:

根据表3中仙桃与武汉的雅,计算两市的经济联系等级值c为,并根据下页图2中的图例,在两市间画出相应的线段。


5.区域内城市经济联系度E值与诸要素的数量关系为:

r为两城市实际最短交通距离。根据这一公式,可知经济联系度与城市的成正比,与成反比。
6.图2可示:武汉与周围八个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特征主要表现为,从武汉-孝感一线开始,沿顺时针方向,城市联系等级呈的趋势;武汉以外的八个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特征表现为,东部三城市之间的联系等级为"较弱"与,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等级为。  
7.结合本题的图表资料,提出你对加强武汉城市圈内部联系的建议。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地域结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区域图,回答:

(1)若想在甲、乙、丙三地发展乳畜业、渔业、林果业,你会做出何种选择甲,乙,丙。( 各3分)
(2)若该市欲投资建设一化工厂应布局在①、②、③、④四地的地(3分),分析该化工厂的优势区位
(3)由于人口增长丙湖上游地区大规模的开荒种地,分析对丙湖产生的影响

读下图菲律宾、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的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

(1)按联合国制定的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小于4%者,分年轻型人口,国科属于年轻的国家是;65岁及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数大于7%者,为老年型人口,图中属老年型的国家是
。(每空3分)
(2)菲律宾、墨西哥两国人口中,15岁以下人口比重接近20%左右,这反映了这两国率很高,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到4%,这反映了两国人均寿命。(每空3分)
(3)一个国家青少年人口比重过大,或人过于老化,各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什么问题?

读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2月7日上午10时,又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开工仪式在广东省深圳市观澜镇求雨岭施工现场隆重举行。西气东输二线是我国一项战略性工程,是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部署中具有标志性的重大工程,是减少排放、改善人们生活的民生工程,对提高克服金融危机的信心、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材料二 我国1980—2003年能源生产和消费变化状况图

材料三 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正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成本增加、市场环境转变,乃至地方政府主动推动的巨大压力,并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成为珠江三角产业过渡期不可回避的“阵痛”。
材料四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1)设计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线走向时所考虑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
A河流B交通C 城市分布D 农业类型
(2) 材料二中,曲线①代表能源变化状况,曲线②代表能源变化状况,其中我国石油进口量最多的年份是年。试分析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特点。
(3)2008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世界平均为23%左右,而我国只有2.7%左右。由此怎么样看待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
(4) 分析珠江三角洲一些中小企业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的原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田纳西河水量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2)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资源发展农业?
(3)田纳西河的水力资源充足,原因是什么?
(4)梯级开发成为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和治理的核心,田纳西河流域通过修建大坝实现了哪些效益?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2) 山西省煤炭资源有哪些特点?(2.5分)
(3) 煤炭资源的开发除有丰富的资源条件外,还需要哪些外部条件?(1.5分)
(4) 由图可知,山西省能源的加工转换主要方式:一是
二是
(5) 从经济效益看,山西省输好于输;从环境效益看,山西省输
好于输
(6) 从能源转换效率来看,变化特点是 ;说明的问题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