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0年来,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1)运用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有关知识,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材料二:30年前,安徽省小岗村的18位农民,按下了18颗红手印,搞起了“大包干”,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从1978年到2007年的30年间,全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近4140元,农产品彻底告别了短缺时代,广大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过上了富裕的生活。30年后,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锁定土地与农民。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材料的认识。
材料二:30年改革开放,广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破这一难题,广东经过周密调研后提出,抢抓全球化发展新机遇,构建粤港澳紧密合作区,加强与东盟合作,增创国际竞争新优势。广东决定从今年起再投入500亿元,全面推进“双转移”——推动产业由珠三角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推动农村劳动力培训后向非农产业和发达地区转移,“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促进区域互动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由按行政区域配置转向按经济区域配置。
(3)运用经济常识的知识,分析广东是如何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指出,200年中央财政重点支出安排和主要财税政策主要有: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国债资金规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发挥财税政策稳定物价的作用。巩固、完善和强化各项强农惠农财税政策,坚持把支持“三农”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大力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建设,保障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安排用于教育支出1561.76亿元,增长45.1%。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医疗卫生支出831.58亿元,增长25.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央财政安排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61.6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4.2%。加大对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 ,促进科技创新。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安排147.6亿元,增长24%。
(1)上述材料体现财政支出的哪几种形式?
(2)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材料一: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其中110个城市严重缺水。我国人均耕地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6种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分别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9.7%。我国是世界石油生产大国之一,但石油消耗增长过快,产量远远赶不上用量。现在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原油数千万吨以上,今后依赖程度还会继续加大。石油是一种具有高度投机性、垄断性的特殊商品,其价格若出现剧烈波动,将对我国经济产生很大影响。此外,我国钴、钾盐和金刚石等资源也严重短缺,主要靠进口。资源浪费和不合理利用的现象较为严重,进一步加剧了供求矛盾。
材料二:国外历史经验表明,矿产资源的储备和供应,影响着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一些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和韩国,都制定了完备的矿产储备制度,其中美国更是耗费几十亿美元储备了多达93种的矿产资源。
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应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美国自诩为自由市场经济,一直强调风险自负的投资原则: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人所能获得的比较优惠的利率和还款方式,次级按揭贷款人在利率和还款方式,通常要被迫支付更高的利率、并遵守更严格的还款方式。这个本来很自然的问题,却由于美国过去的6、7年来信贷宽松、金融创新活跃、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这样一来,次级按揭贷款的还款风险就由潜在变成现实。在这过程中,美国有的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纵容次贷的过度扩张,最终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
请分析材料所反映出的经济学道理。

在金融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西方主要国家对当前金融危机的认识存在着分歧。在2008年11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华盛顿峰会上,欧盟轮值主席——法国总统萨科奇认为当前危机应归咎于美国放任的资本主义模式。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强调,监管不能造成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德国总理默克尔则对布什的说法不以为然。她认为,当前问题是对市场的过度放纵,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危机重演,而德国的社会市场机制应该成为世界的基本机制。
运用经济学常识,概括指出美国市场经济模式与德国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区别。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l:2001年-2005年广东省能源消费变动状况。
增长速度

材料2:2001年--2005年广东省人均GDP变动情况

年份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广东省人均
GDP(美元)

1660.22

1812.09

2081.38

2382.95

2882.00

材料3:广东省单位GDP能耗变动状况

注:吨标准煤/万元是国际通用的能耗指标。
问题:
(1)材料1、材料2和材料3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材料l、材料2和材料3之间有什么联系?
(3)材料2和材料3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