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由此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以下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议会制、总统制同属于民主共和制的政体类型 |
| C.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议会制的一种形式 |
2006年7月12日 《人民日报》报道,建设节约型社会,我国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450亿双,需砍伐2500万株大树,减少森林面积200万平方米。而森林植被的破坏,又是引发多种自然灾害的直接原因。由此可见
| A.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 | B.一切事物都无条件地联系着 | C.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D.一切联系都是本质之间的联系 |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建立在现代化基础上的和谐文化,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相配套的和谐文化。上述对和谐文化的认识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
| C.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 D.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
2006年5月26日 ,中共中央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会议提出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提低、扩中、调高”是针对地区间和部分社会群体间收入差距过大而明确提出的改革思路。上述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B.要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 |
| C.要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工作方法 |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2006年6月,国际数学界上百年的重大难题——庞加莱猜想,近日被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曹怀东彻底证明。这在哲学上体现了
| A.任何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
|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重要条件 |
| C.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但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
| D.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最终达到终极真理 |
费尔巴哈机智地反驳英国大主教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时说:“如果小猫看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小猫为什么用它的爪子去抓老鼠而不去抓自己的眼睛呢?”“这是因为小猫不愿意为了爱唯心主义者而自己挨饿,在它看来,对唯心主义者的爱只是痛苦。”费尔巴哈的话巧妙地阐明的哲理是
| A.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运动的、变化的 | B.意识只是物质的反映,而不是物质本身 |
| C.意识只能机械地反映事物的现象 | 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