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20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明委主任李长春出席并讲话。他强调,精神文明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运用文化生活得有关知识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 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宣言书诞生记:
201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一项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决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从4月24日文件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到11月9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稿起草工作历经了整整200个日夜。80余次分组会议,2564条意见和建议,从9月初《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决定》稿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前后反馈意见的吸收率超过40%;增写、改写、文字精简等修改共539处;覆盖114个单位,8个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1120多条意见和建议……
材料二 《决定》涵盖了15个领域、60条、300多项改革举措。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变,这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词之别,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飞跃。
(1)请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政党和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决定》的诞生记。
(2)请结合材料二,分析《决定》重大变化的哲学依据。
(3)试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怎样落实好《决定》中事关民生的改革举措。

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山东省开展“山东好人,每周之星”推荐评选活动。胜利油田退休工人谢树华就是“山东好人”之一,他好事干了一辈子,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琐事,诠释了他“做好事,就快乐”的幸福生活。
材料二 2012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学习的通知。“我身上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我们有中国人最美好的传统——善良。”张丽莉老师以勇敢的护救谱写了美丽动人的人生诗篇。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向张丽莉学习活动,就是要大力弘扬她热爱学生、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情怀,以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人生价值,共同书写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精神史诗。
(1)谢树华的事迹对我们青年学生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有何启示?
(2)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张丽莉的崇高情怀。
(3)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为有效开展学习张丽莉活动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诚信”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具有公正、不偏的特性;中国传统社会崇尚诚信,以“诚”为道德之本、行为之源,而以“信”为德目之一。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条件下,其内涵与时俱进,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诚信”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要求人们自觉守法,真诚守信,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材料二 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近年来,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事故频发扰乱了市场秩序,严重危及人民群众健康。对此,政府重拳出击,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诚信与时俱进,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知识,分析“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的哲学依据。

(26分)根据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花更大气力。只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尽快把我们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都提高起来,尽快把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加有效运转。
(1)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12分)
(2)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当代学者崔卫平的“你所站在的那个地方,就是属于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人便是什么。你内心光明的时候,中国便不再黑暗。”,无不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自觉的历史担当。据此,你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感悟。(4分)
材料二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陕西“西咸新区”为国家级新区。
西咸新区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有专家认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文化先行一步,加强沿线国家文化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做到民心相通。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观点合理性的理由,并为如何做到民心相通提一些政策性建议。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即生命线。
材料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党中央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要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着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集中解决“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为此,1963年毛泽东同志就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1)结合材料,说明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对执政党的意义。
(2)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请你就如何坚持和发展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提几点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