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是第五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某校高三(1)班为了配合学校开展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准备开展以下活动:①举办一次展览,其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中丰富民族精神的具体成果。②查阅相关资料,收集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格言和我国近代历史上能体现伟大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及相关事迹。
(1)假如你是这次展览的策划者,请你写出可能涉及到的知识要点(至少三点),以及对这次活动的总体认识。
(2)为了开展这次活动,该校教学楼的走廊上要张贴一些体现民族精神的格言和典型人物的画像,请分别举两个实例。
(3)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另外两种形式,并谈谈你打算围绕这次宣传活动做些什么。
2009年8月21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召开的常委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6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这一制度实现了集中统一领导与广泛政治参与的统一、国家稳定与社会进步的统一、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统一,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必须切实把这一制度始终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我国,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必要性。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6年W市环保局收到市人大和市政协有关环境保护的议案和提案共35件,其中多件涉及塑料袋的使用问题。到2007年底,全国有10多个省市地方政府,在本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和督促下,相继出台并实施了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的规定。在总结各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并决定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分析上述材料,指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自发挥的作用。
材料一:地球经历了天文演化和地质演化阶段,形成了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条件。生命起源和演化又经历了从化学进化到生物学进化的上升过程,最后产生了人类。人类的出现是自然界的一次巨大飞跃。
材料二: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中华民族蒙受巨大屈辱,国家濒临灭亡边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000年,中国在社会主义基础上进入小康,大踏步走向繁荣富强。
材料三:2011年3月,在政协会议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不能放弃对地震预测的努力。地震是不是永远不能预测,在科学上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争论虽激烈,但是并不是一个靠“少数服从多数”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能因为地震预测难度大,就放弃努力。我国地震科学工作者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遵照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的指示,“争取长期预报更加科学,中期预报水平不断提高,短临预报有新的突破,保持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1)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国家每年安排1 03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农村税费改革;鼓励、支持金融组织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继续对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进行调控;继续坚持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 :“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1)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都包含着对逝者的价值评价,其依据有何不同?
(2)这种评价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的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