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问题
材料一 江南福地常熟,孝爱文化源远流长。如今,常熟将古代孝文化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有机融合,涌现了全国道德模范常德盛、江苏省道德模范钱月宝、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薛馥华等一批道德标兵。百万新老常熟人延续、传承的孝道,历久弥坚。
材料二 在常熟,孝爱文化已不限于某一特定群体。通过开展全民参与的“学孝星·选孝星·当孝星”活动,一个个孝星典型被挖掘、选树和宣传。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传承孝爱文化为什么强调全民参与。
材料二 十八岁意味着青春和自立,意味着责任和使命。某中学高二年级同学以“我们是‘90后’”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认识自我】
对于“90后”的评价,大家莫衷一是:有人认为,“90后”是“温室长大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一代不如一代;有人认为,“90后”是“有爱心的一代”、“有担当的一代”、“可敬的一代”,一代牛过一代;还有人认为,对“90后’’的认识不能标签化……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我们要正确审视自己。
【青春誓言】
在学校举行的成人仪式上,l8岁的同学们欢聚一堂,在老师、家长、知名校友和各级领导的祝福下,向青春致礼,立下神圣誓言:“我已长大成人,永远做祖国忠诚的儿女,从今天开始,我以诚心对他人,以孝心对父母,以热心对社会,以忠心对国家!提高修养,增长才干。天地为鉴,国旗为证,十八而志,青春万岁!”。铮铮誓言蕴含了我们青年学子对崇高理想的追求,更是我们 “90后”学子的行动指南!
(2)请联系实际,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应怎样正确认识自我。并结合上述材料,从哲学角度为塑造“90后”形象,拿出你的个人行动方案,至少写出两条行动措施,并分析其哲学依据。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800万吨,价值2000亿元,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时下,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的“光盘”运动正在兴起,
一些普通公众、餐饮业者、公益组织参与其中。拒绝“剩宴”提倡“光盘”成为更多人的共识。随着更多人加入,涓涓细流必能汇成珍视资源、反对浪费的潮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3)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拒绝‘剩宴’提倡‘光盘’行动”的认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科技的作用和影响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大学生就业和农民工就业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下是北京某大学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就业问题发表的看法。
同学甲:我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能力找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同学乙:我想考公务员,因为工作比较稳定,也更体面。
同学丙:只要留在北京,做什么工作都可以
材料二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其中,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怀揣着全新的生活理念和绚丽的青春梦想,在既陌生又熟悉的城市里打拼着。但他们的“寻梦”历程并不顺畅,就业、社会保障、技能培训、权益维护、子女入学等现实与梦想之间的一道道鸿沟阻拦着他们前进的脚步。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实现就业对于劳动者的意义,并简要评析三位同学的就业观念。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和发展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天你团了吗”已经成为潮人们的口头禅。网络团购深受20岁至35岁的年轻群体的热捧。某校高三年级同学以“网络团购,消费新热点”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搜集到的相关信息。
运营模式:网络团购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是消费者通过网络发布想要团购商品的意向,并通过网络将有共同意向的消费者联合起来,增强与商家的谈判能力,以求得最优化价格的一种购物方式;而商家可以通过网站征集团体消费者,简化交易流程,加快出货速度,降低经营成本,获得竞争优势。
结合材料,分析网络团购运营模式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欧债危机依旧加深,全球经济低迷,当全球金融危机来临时,许多企业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降。面对“严冬”,大量企业首先选择缩减生产,降低成本,“熬”过冬天,等待“春天”的来临。更有一部分企业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选择“冬泳”,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换代,增加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的研发,努力开拓市场,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甚至实现逆势成长。
材料二 2013年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会议指出,我国正处于新“四化”同步推进的阶段,扩大内需要创新和拓展思路,既要有效稳增长,又要着力调结构,持续稳中有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不仅有利于破解资源环境制约、释放消费潜力,而且会拉动有效投资,带动新兴产业成长,是利当前、惠长远、一举多得的重要举措。要注重用改革的办法促进产业发展,把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结合起来,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起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节能环保产业和信息消费创造多元投入、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1)结合材料一,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企业首先选择“缩减生产”、“降低成本”的经济道理。(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各国发展的情况证明,人均GDP3000美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开始进入消费结构巨变期的标志性数据。社会在食品衣着等基本生存性消费方面的支出比重将会逐步减少,在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享受性消费方面的支出比重会日益上升。如沪、京、粤等经济发达地区在人均GDP突破了3000美元前后,居民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在经历了从“吃”转向“用”之后,又开始从“用”转向住房、汽车、旅游、文化消费。目前沪、京、粤等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为31838元、 23200元;28253元、21984,;30226.71元、22396.4元。这些地区消费已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向住房、交通、通讯等消费热点发展。
材料二扩大内需是我国当前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但据调查,一方面,“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当前大多数手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房屋修建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预期支出,让许多老百姓平时总想着如何攒钱而不敢花钱。另一方面,城镇低收入阶层和广大农民消费能力不足,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此, 有识之士指出,政府应该综合采取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 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同时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
材料三某高中学生的家庭收入和消费情况:

11月份家庭收入
11月份该同学消费支出
11月份该同学资金情况
父亲工资
母亲工资
生日请同学吃饭
同学互送礼品
买个性化服饰
买MP3
自己伙食费支出
向父母要
向别人借
1200元
960元
350元
80元
200元
150元
620元
1000元
400元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学道理?
(2)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和我国目前经济形势,说明我国应如何提升老百姓的消费信心,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3)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三,请你对该同学的消费情况提一些合理建议。

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年份项目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R&D经费支
出(亿元)
4616
5802
7063
8687
10240
国内生产总值
(GDP)(亿元)
314045
340903
401513
473104
519322
R&D经费支
出占GDP的
比重(%)
1.47
1.70
1.76
1.84
1.97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二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国家采取推进科技创新的措施的依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