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和农民工就业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北京某大学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就业问题发表的看法。
同学甲:我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能力找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同学乙:我想考公务员,因为工作比较稳定,也更体面。
同学丙:只要留在北京,做什么工作都可以
材料二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其中,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怀揣着全新的生活理念和绚丽的青春梦想,在既陌生又熟悉的城市里打拼着。但他们的“寻梦”历程并不顺畅,就业、社会保障、技能培训、权益维护、子女入学等现实与梦想之间的一道道鸿沟阻拦着他们前进的脚步。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实现就业对于劳动者的意义,并简要评析三位同学的就业观念。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和发展问题。
2008年,中国之骄傲,世界之惊叹。江苏省某校高三(1)班师生以“世界的奥运,梦想的舞台”为主题,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开展探究性活动。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第一小组成员在街头进行随机采访:
市民甲:太棒了!一幅卷轴在“鸟巢”中央徐徐打开,光影变幻中,展现出一幕幕风格各异、气势磅礴“中国画卷”,向世界立体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风采。
学生乙:和平、和睦、和谐,一个“和”字,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外国游客丙:富于创造性的开幕式,通过现代技术,将民族特色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在一起,真是太神奇了!
(1)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上述甲、乙、丙三人的观后感,你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6分)
第二小组成员在网络上搜索到下列资料:
奥运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北京奥运会期间,有10万场馆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百万社会志愿者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把志愿服务这条亮丽的风景线全面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2)从文化角度,说一说你应从奥运志愿者那里学习些什么?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
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价。
《光明日报》报道:“在江苏省赣榆县,由村民自己编写的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墙,俨然成为当地一道靓丽鲜活的风景。”
请你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角度说明建设文化墙的意义。
今年暑假期间,北京市新华书店经过认真筹备,推出以“欢乐假日好书伴读”为主题的寒假学生文化活动。活动中,新华书店以开阔眼界、益智助学为基点,精心打造了以助学课堂、英语技能训练、科普知识拓展、名人面对面四大板块为核心的七大系列三十九场活动。北京市中小学学生积极参与,丰富了假期生活,提高了自身素质。
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谈谈中学生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化活动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
材料一“7·23”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当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务必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组织好救援工作,同时查明原因,做好善后工作。
材料二 2011年7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和声誉。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
材料三 2011年7月28日,温家宝总理来到“7·23”铁路特别重大交通事故现场并发表讲话。他指出,我们应当认真听取、严肃对待群众的意见,要抓紧查清事实,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严肃追究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如果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背后隐藏着腐败问题,我们也将依法处理,毫不手软,给群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在应对“7·23”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权力时应坚持什么原则?对失职官员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联系生活,谈谈这样做的必要性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