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北半球P地利用日影测当地的经纬度,当P地竖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正好是14时40分,P地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交角为70°,该日全球的昼夜状况如图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做3—6题。

3. P地的地理坐标为 ( )
A.120°E 43°26ˊN B.160°E 50°N
C.80°E 40°N D.80°E 23°26ˊN
4.此日,正午影子朝正南的地区是 ( )
A.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B.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地区
C.20°N以南的地区 D.20°N— 70°S之间的地区
5.P地所在的地形单元是 ( )
A.塔里木盆地 B.青藏高原
C.东北平原 D.准噶尔盆地
6.下列叙述中,为P地所在地形单元地理特征的是 ( )
A.地形区内的河流有明显的春汛现象 B.夏季降水中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
C.流水的侵蚀作用显著 D.农业发展中的缺水现象严重
苎麻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全世界苎麻产量的90%以上来自中国。2011年8月由苎麻制成的墙纸首度亮相中国墙纸行业博览会。图为我国苎麻的产地分布图(其中阴影区为中心区,周边为边缘区),表为我国苎麻种植面积变化表。据此完成题。
| 时间 |
1987年 |
2009年 |
| 中国种植面积 |
770万亩 |
80万亩 |
据中国苎麻的产地分布图可知
| A.中心区典型经济作物有甜菜和棉花 | B.中心区比边缘区热量条件优越 |
| C.边缘区的粮食作物可能有水稻和小麦 | D.边缘区比中心区水分条件优越 |
结合图表材料,下列有关苎麻种植的推断正确的是
| A.2013年种植面积一定进一步缩小 | B.传统经济价值较高 |
| C.广泛开垦梯田种植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 D.苎麻生长需要的水热条件较好 |
图为我国某区域。读图回答题。
图中M、N两地≥10°C等积温线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凸向河流上游,因为位于河谷地带 | B.都凸向河流下游,因为位于山地地带 |
| C.M凸向河流下游,因为位于河谷地带 | D.N凸向河流上游,因为位于山地地带 |
B城市周边地区被誉为“天府之国”,其发展种植业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 A.多晴天,光照充足 | B.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 |
| C.积温高,一年三熟 | D.多河流,水源充足 |
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图为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题。
影响北大荒、西大荒的农业发展限制性条件分别是
| A.热量水源 | B.土壤 光照 | C.市场交通 | D.热量地形 |
“南大仓”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不利条件是
| A.多伏旱 | B.多台风 | C.多梅雨 | D.多寒潮 |
图为中国某区域图。图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据此完成题。
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势较平坦开阔 | B.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
| C.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 D.冰雪融水较丰富,适宜牧草生长 |
关于该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附近地势北高南低 | B.图中山脉呈东西走向 |
| C.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D.可以发展灌溉农业 |
对号入座。地貌景观神奇美妙,千姿百态,宛如人工雕刻,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请将图10中四地的地貌景观与地区、形成原因对号入座。
①黄河三角洲②云贵高原③夏威夷群岛④准噶尔盆地
| A.流水化学溶蚀作用 | B.流水沉积作用 | C.岩浆作用 | D.风蚀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