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执政能力建设一直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被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历史高度。
自从市场经济大潮摧毁计划经济后,相当一部分干部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方式感到茫然。而一些党员干部更脱离了群众,腐败问题严重。
近几年中,结合国内外的经验教训,例如世界上一些执政的共产党和其他党的失败,我国遇到“非典”这种意外和其他灾难性的突发事件,这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增强党执政能力的问题。
世界上一些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从1 000美元到3 000美元的阶段,社会经济结构剧烈变化,利益矛盾不断增加,社会稳定问题非常突出。中国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1)结合材料一,说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如何达到材料二中的总体目标。
(3)综合材料分析,党对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众多企业手握订单却找不到工人,这种现象引起了某校一(1)班同学的关注。为此,他们成立课题组,对“用工荒”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情景再现:
情景一一家大工厂招收开机床的工人,开出60元到80元一天的工资,但是要求能看懂机床构造图,由于劳务市场上没几个人能看懂,所以招不到工人。
情景二 80后的小王在一家玩具厂做生产工人,半年后她顶不住车间的高温和长时间加班还不能及时获得报酬,于是辞职回家了。
情景三某工厂招聘普通技工,小李说:“也知道好的技工挣的比白领多,说实话,大学毕业后我是不愿意回头再去做工人的。”
(1)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上述几家工厂是什么原因招不到工人的?(15分)
(2)“用工荒”的出现会带来什么经济影响?

2013年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 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0%(路透调查中值为3.2%),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5.9%。农业专家指出,去年以来的恶劣天气导致部分农产品主产地减产,农药、化肥、柴油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流通成本偏高等,都是各种食用农产品涨价背后的推手。一项全国调查显示,90.9%的人对粮油价格上涨有切身感受,78%的人认为粮油价格上涨影响了自己的生活。
(1)请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农产品价格走高的原因。(12分)
(2)农产品涨价给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是什么?(12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6分)
材料一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日下午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
材料二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孔子学院发挥综合文化交流平台作用,推动汉语走向世界,成为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互鉴、促进和平友谊、合作共赢的重要载体。坚持科学定位、突出特色,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况和当地实际需要开设相关课程,开展特色文化交流活动,努力适应各国汉语学习者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创新无处不在,在教材与文化读本的编写与开发方面,孔子学院总部出版了与45种语言对照的核心教材,向136个国家配送和销售教材图书1200多万册,支持驻各国的孔子学院编写本土化教材,并将50种教材动漫化。推广中华文化优秀产品,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积极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和发展实践。并充分利用孔子学院平台,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海外华侨华人把孔子学院看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并把它当做子孙后代学习祖国语言文化的重要场所。
(1)结合材料一,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有关知识列举此次学习的相关内容。
(2)结合材料二,说明教育对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你认为在学习中应坚持什么样的态度?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6分)
1992年,党的十四大第一次确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上个世纪末,中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存在不少体制性问题。突出地表现在政府直接配置资源过多,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存在多种形式的行政垄断,一些部门在非自然垄断环节限制竞争,从而妨碍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形成和完善;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还不完善,对市场的监管不到位,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也远未到位等等。这说明,在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存在政府越位和缺位现象,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市场机制对于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
为了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提法,代替过去沿用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提法,新的提法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作用表达得更加明确,更加鲜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新提法、新论断,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为进一步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而提出的新指针,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知识谈谈你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
(2)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要怎样履行经济职能?

材料一:从党的十五大以来的20多年间,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我们党一直在根据实践不断地拓展和深化,努力寻找新的科学定位,不断深化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见下表)

十五大
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十六大
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十七大
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十八大
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分析我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的变化。
材料二:阅读漫画

(2)请运用《政治生活》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评析图中的观点。
(3)请运用《经济生活》分析 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情况下,如何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