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简答:共产党员不得信教与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矛盾吗?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实施这一基本方略,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建设和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材料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社会中的"官本位"思想仍然浓厚。长官意志、"拍脑袋"作决策,做事遇到障碍就"蛮干硬上"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领导干部甚至认为,法律只管群众,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法治的推进。因此,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治权。
(1)材料一体现了意识的哪些作用?
(2)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中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法治文化建设应具有的"中国特色"。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探究政府该如何约束好自己的权力。

请在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得题号。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把团结统一看做"天地之长经,古今之通义"近代以来,在抵御外来侵路和长期革命斗争中,各民族人民形成了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最高利益,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1)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A.

单一制

B.

联邦制

C.

总统制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述我们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篮球场上,某著名球星行云流水般的摆脱防守队员,优雅地上篮或远投,当人们问他是如何做到的这一切时,他很自然地说,这就是"球感"。一个熟练的司机面对复杂的交通状况,不需要经过完整的推理,就能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处理,这就是所谓的"路感、车感"。上述看似不假思索的"感觉",并不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洞察事物的思维活动。
(1)思维角度看,这种特殊的思维活动称之为(

A.

类比

B.

直觉

C.

演绎

(2)结合材料,简要说明这种思维活动所具有的特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心逐梦的中国,正在以博大宽广的胸怀、心系天下的情怀,奏响"一带一路"交响曲,谱写自贸区战略新华章。
材料一: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热烈响应。2015年3月,福建被国家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2015年4月,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福建自贸区)正式建立,实施范围涵盖平潭、厦门和福州三个片区。

材料二: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自2013年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健全法制,国务院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协同实施,社会各界群策群力,福建自贸区筹建工作依法有序推进。目前,福建省围绕立足两岸、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要求,确立了自贸区重点实验项目186项,涉及体制创新、对台开放、投资管理、法制保障、市场监管等方面,自贸区建设全面铺开。
材料三:一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既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互动、共生共荣的历史。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之路。对此,同学们围绕"经济和文化何者先行"展开讨论。

观点
论据及论证过程
观点一:经济先行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合作,但更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
观点二:文化先行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尊重、交流合作,才能保证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 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概述"福建自贸区"和"海丝核心区"的建设,对福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产生的积极影响
(2)联系材料二,运用《 政治生活》 相关知识,简要分析福建自贸区建设应如何依法推进。
(3)材料三中的讨论运用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简要说明他们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的,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观点上的分歧。
(4)参考材料一和材料三,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展望中华文化与沿线各民族文化交流合作的美好远景

"众"最初的字形是人们在太阳下共同劳作,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共同劳作有了更多的可能。

材料一:某生物学教授将研究课题开发成一款用氨基酸组装蛋白的游戏,向全球的游戏玩家开放,一个困扰了研究者15年之久的蛋白结构,仅仅10天后就被破解;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在百科全书式网站参与贡献内容、修订词条,共同创造和分享海量的知识;百万名网友参与"让爱回家"行动,筹得230个红包和50多张回乡机票,帮助近300个家庭羊年春节团圆……
(1)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连接把自己变成了一种新的更强大的物种"。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用所学的哲学原理说明理由。
材料二:借助"众"的力量,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北京某校高中生发明了一种可以快速查找物品、有效利用空间的新型智能储物柜,在国际"创客"大赛中获得了大奖,同学们就如何利用互联网将这一科技成果转变成产品,推向市场,提出了如下建议:
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发布这一科技成果信息,寻找1000位联合投资者,为智能储物柜的生产筹集资金。建立论坛,收集来自热心网友和专业人士关于智能储物柜外观设计的个性化方案,并由论坛用户"评头论足",将点"赞"最多的5个设计方案作为备选方案。接受网络预订,根据网络预订单的数量决定哪种设计方案投入批量生产。
(2)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同学们建议的合理性,并提出一条补充建议。
材料三:互联网时代,"众"的力量在社会公共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给公民参与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给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公民通过社交网络为交管部门提供道路拥堵信息;民间环保组织依据政府公开的环境数据绘制"污染地图",帮助政府监管污染企业;市政府通过门户网站向市民征集建议;城管部门请商户和市民通过网络平台为执法人员的工作打分……公民与政府在越老越多的社会公共领域中形成合力。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以"互联网时代的公民与政府"为题,写一篇短评。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述合理,200字左右。

材料一: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用惯了电脑的人手写汉字的能力会下降。针对汉字书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活动主宣传语: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节目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一轮查字典、手写热、练书法的浪潮。
材料二:;“十二五”期间我国有关部门推出了针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护与开发的相关项目,如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建设“中华字库工程”,该工程将收集现有文献资料中的汉字形体和少数民族文字形体,建立字际联系。为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与此同时,国家号召在全社会要推广和使用普通话。
(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一央视科教频道推出汉字听写大会的原因。
(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如何通过把保护民族语言和推广普通话有机结合来从而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