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在过去的30多年中,我国有4亿人脱离了贫困,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基本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现在,我国正进一步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人权事业,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材料二:2009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光明日报社联合开展了“两会”热点问题网络调查,近40万网民踊跃参与。调查结果表明,在15类热点问题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反腐倡廉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和“收入分配问题”,公众关注的比例分别为66.8%、58.1%和57.7%。
材料三:近年来,某些西方国家的组织和人士,不时批评中国的人权状况和政治制度,并要求中国搞西方式的议会制,特别是要求中国引入西方的政党制度。对此,中国共产党明确表示,中国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人权的知识,分析为什么我国要进一步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人权事业。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和《政治
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模式,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理由。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请联系上述材料,简要分析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提出所包涵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
2010年3月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就选举法修正案草案作说明。王兆国说,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选举法是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的重要法律。修改后的选举法将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王兆国说,选举法草案起草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把握方向,扩大民主;二是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三是积极稳妥,分类处理。……根据常委会的工作部署,从2008年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即着手研究选举法的修改,法工委会同有关方面组成调研组,先后到8个省(区、市)进行调研,并召开31个省(区、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座谈会和中央有关部门座谈会,重点听取对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问题的意见;对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涉及的问题,深入分析、反复论证。在认真梳理代表议案建议、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选举法修正案草案。
问:选举法草案起草工作遵循的原则和起草过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材料一 2009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访的意见》、《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等三个文件。
材料二在“平安重庆”建设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薄熙来指出:百姓是“衣食父母”,他们有事着急,写信上访,我们当然要认真对待。干部一定要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不要一听上访就嫌麻烦,就认为是“小题大做”,甚至“无理取闹”。要切实关心群众的痛痒,耐心听取他们的诉求。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政府重视信访工作的原因。
(2)薄熙来的讲话对公民的政治参与有何启示?
网络产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的进步,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拉近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但是网络空间也存在着传播谣言、发布虚假信息、发布不负责任言论等失信行为,存在着网上传播淫秽色情内容和低俗之风,存在着欺诈、赌博、暴力等违法犯罪行为,对社会稳定和公众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请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治理互联网存在的弊端。
2009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甲型H1N1流感,国外疫情一经发布,我国党和政府都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全面部署防控工作。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行动起来,为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开展防控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卫生部、农业部专门制订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制订定点收治医院、成立防控和救治专家组等,切实做好防控工作。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工作基本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