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3年9月27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最新的第五次评估报告。报告指出,过去50年全球气候变暖超过90%的可能性与人类使用的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增加有关。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部分国家、地区、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毫无约束地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使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了1.4~5.8度,导致自然灾害更加频繁,物种灭绝速度加快,人类自下而上生存环境堪忧。
材料二 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需各国通力合作,携手应对。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宣布将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计划。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为进一步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大力加强舆论上的宣传和引导,培养企业经营者与广大消费者的节能环保意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科技服务业是运用现代科技知识和手段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6月北京市各项经济指标增长情况(单位:%)
材料二:2014年8月,国务院提出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的相关举措:有序放开市场准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支持各类科技服务企业发展;对认定为高新技术的科技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让科技服务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供支撑。
材料三:当前,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产业链条发展不够完善,上下游企业衔接不紧密,不能形成相互扶持的产业链。许多科技投资领域仍然由政府来“埋单”,惯性思维依然存在。
(1)概括材料一中北京市2014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的特点。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根据材料一、二,评析国务院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3)结合材料三,运用 “政府的职能”的知识,为解决科技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并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提出相应的科学方法。
刘磊与刘松是好朋友。一日,刘磊找刘松借了2万元钱,并写了借条。半年后刘磊还了1万元,还有1万元没还。年底刘松又向刘磊索要欠款2万元,刘磊说已经还了1万元,刘松不承认刘磊已经还过款,两人发生纠纷,刘松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刘磊返还欠款2万元。最后法院判决刘磊还款2万元。
上述案例中刘磊为什么要多还款1万元?
黄某从A地乘汽车去B地,但车到中途车主便以车坏了为由让黄某下车,黄某被扔在半路并且车主不肯退还车费。黄某气愤之余,向人民法院起诉车主并要求赔偿损失,但黄某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1)案例中的黄某应该需要什么样的证据?谁承担举证责任?
(2)黄某为什么败诉?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王某和张某是邻居,王某院子里有一棵大树因下雨被大风刮倒,把张某的厨房砸坏,事后张某请建筑工人修房花
了1 200元,王某也没有表示要承担责任的意思,张某很生气,想获得赔偿,但又不想“打官司”。
(1)张某为什么不想“打官司”?
(2)你认为他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纠纷?
某市A县某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批准擅自在本县一河流内设置排污口,排放大量工业废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A县环保局经过调查,对该化工有限公司作出了停业整顿,并处9万元罚款的处罚决定。对此,该化工有限公司不服,认为处罚太重。
(1)如果该化工有限公司申请行政复议,应该向哪些机关提出?为什么?
(2)行政复议与诉讼相比有何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