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0年,李自成率军进入河南,吸纳一些失意的知识分子如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等加入起义军。他们为李自成出谋划策,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很有见识的政策,如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攻占北京后,李自成令牛金星与李岩饮,杀之(指李岩)。由是自成将相离心,宋献策他往,刘宗敏率众赴河南。真正呈现出了解体的形势,宋 献策与刘宗敏后为清兵所擒杀。第二年(1645年)九月,李自成战败,牺牲于湖北九宫山。
——摘编自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材料二 如何对待犯了错误的人,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对于犯错误的同志,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允许他们继续革命。对于犯了错误的同志,一要看,二要帮。对于革命来说,总是多一点人好。好意对待犯错误的人,可以得人心,可以团结人。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1882年7月,英国人以重金收买当地的贝都因人部落酋长,并派人收买阿拉比军中的动摇分子。9月,一部分议员和上层文武官员竟打开开罗城门向英军投降。另外,被收买的阿拉比的主力部队指挥官在关键时刻破坏了抗英斗争。坚持了100多天的抗英斗争遂告失败。
——摘编自朱庭光《外国历史大事表》
孟尼利克二世号召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一致,保家卫国,全国人民热烈响应。普通农牧民自愿向国家捐赠粮食和钱币。一些原来反对孟尼利克二世的封建主表示要以抗意战争为重,停止反对活动,为抗战胜利效力。青年踊跃参军,到1895年,一支由孟尼利克二世指挥的12万人的大军组建完成,阿杜瓦决战中,意大利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几乎全军覆没。
——摘编自顾章义《崛起的非洲》
(1)根据材料一,归纳攻占北京前后起义军情况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口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对待犯错误同志的主张及其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论十大关系》理论准备的基础上,中共“八大”提出的总任务及“八大”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埃及与埃塞俄比亚反帝斗争成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反帝斗争的成败对其国家地位的重大影响。
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已的见解。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已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暧,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1947年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
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三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8年2月8日在访问意大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指美国)总是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请回答:(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是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尼克松为什么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目的,简要分析其原因。
(4)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美国对外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简要说明。
1933年《东方杂志》开展了“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征文反映了当时中国思想领域的动向。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分)
材料一“新年的梦想”专栏文章来源统计表(共142篇)
材料二“新年的梦想”专栏文章名人梦想录(部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这些征文的来源有何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有哪些作者表达了社会主义的梦想?(2分)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向往社会主义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二,概述当时知识分子提出了哪些近代化梦想?(2分)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 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为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旧势力再煽动民族情绪,挑起对外战争,结果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请回答:
(1)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根据所学知识,1870 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 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3)根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是指什么? 这种“错位”给德国政体和世界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各国现代化模式的看法
古代中国与古希腊的雅典,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时秦王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他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了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材料二伯利克里虽然出身贵族,但却是一个热心诚挚的民主主义者,他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雅典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它不仅要解决一般的政策性问题,还要对政府在外交、军事和财政等一切领域的所有活动做出详细决定。……他还建立起许多由陪审团做最后决断的民众法庭,陪审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黑格尔在提到古希腊自然环境时说:“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同时各区域间的关系和联系又靠大海来沟通。”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生产、生活方式多样,航海交通和商业贸易发展。……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中华文化主要发祥地中原地区,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格外安土重迁。……在文化渊源方面更多地呈现出群体和集权的倾向。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创立的具体制度,说明其历史进步性。
(2)据材料二,指出雅典设立的主要机构及其职能,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体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古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哪两种基本类型?归纳形成不同类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