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1日是第17个世界人口日,人口经济学专家指出,在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必须逐步实现从人口数量控制为重心,向人口结构优化为重心的重大转变。人口经济学专家所述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 A.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 B.事物在其发展的每个阶段各有其特殊性 |
| C.分清主流和支流 | D.意识对物质具有指导作用 |
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中得出的结论是( )
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②对每一个认识的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
③谬误与真理是绝对不相容的
④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2014年大范围雾霾笼罩着我国,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专家认为,天气因素是触发和加剧雾霾影响的直接因素,但根本因素是持续的污染物排放,大气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材料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是 ( )
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抓主流,不忽视支流④矛盾具有特殊性
| 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④ |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仅17%的小学生经常运动。由于青少年体质虚弱一般不直接表现为各种病症,因此很容易忽视培养他们锻炼身体的习惯。但这会埋下隐患,比如在青少年时期腰部肌肉缺乏锻炼,到了老年就容易得腰椎间盘突出。青少年养成运动习惯,将会受益终身。这体现了( )
| A.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本质联系 |
| B.既要看到眼前的联系,也不要忽视长远的联系 |
| C.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直接联系 |
| D.任何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都是不可改变的 |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时间都去哪了》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共鸣,是因为它揭示了()
①事物发展具有特殊性 ②运动是绝对的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在动物世界中,“小个子”并不等于“弱者”。三条两尺多长的小狼狗,能合力把一匹大斑马吃掉。有人将经济领域中分工协作模式形象地比喻成“小狗经济”,这种经济模式能够大幅度削减管理成本和内部消耗。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A.要用整体的发展带动局部的发展 | B.从部分出发,完善各部分的功能 |
| C.要统筹考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 D.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