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外贸三驾马车中,中国对投资和外贸的依赖度越来越大。
材料一:表1 中国投资率和消费率与世界水平的比较
|
投资率(%) |
消费率(%) |
世界平均水平 |
19.90 |
80.10 |
高收入国家 |
19.00 |
81.00 |
中等收入国家 |
22.90 |
77.10 |
低收入国家 |
19.70 |
80.30 |
中国 |
39.40 |
61.60 |
注:投资率是指一定时期的投资总额占同期GDP总额的比例;消费率是指一定时期的最终消费总额占同期GDP总额的比例。
表2 “十五”期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变动情况
年 份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消费率 |
61.10% |
59.80% |
58.20% |
55.50% |
53.90% |
材料二:在我国,“七五”时期,每增加1元投资,可增加GDP0.5元;“十五”时期,每增加1元投资只能增加GDP0.2元。投资每增加1%,可拉动GDP增长0.2%;而消费每增加1%,则可拉动经济增长0.8%,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是投资的4倍。
材料三: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07年的经济工作,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要努力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简要说明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方针和基本立足点的主要哲学依据。
(3)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
近年来,全国各地水价“涨声一片”,围绕着新一轮水务改革亦产生了不少争论,“不能因为穷人喝不起水就不涨价”的说法更引来强烈质疑。某校高三同学注意到这一情况,围绕“水价的形成和水务改革”开展探究活动,现邀请你参与活动。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某网站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甲方:水资源费之前价格是比较低的,水价不上调,实际付出的是环境代价和人们的健康代价。
乙方:水作为生活必需品要充分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其价格的调整需审慎稳妥,不可盲目一刀切。
(1)你是赞成甲方还是乙方观点?请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理由并就水价形成谈谈自己的看法。
(2)同学们通过探究发现:本轮水价上涨的讨论多了一个新话题,水价上涨与洋水务的大举进入是否相关?已经有相当多的媒体认为洋水务是水价上涨背后的推手,水制改革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在水制改革中怎样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取向?
江苏省统计局2009年10月22日公布的前三季度全省经济数据摘录如
(1)根据图一、图二,概括2009 年前三季度江苏经济运行情况。
(2)请结合图一、图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当前应如何促进江苏省经济发展。
材料:无论是汶川大地震,还是玉树地震或是舟曲的泥石流灾害,每次灾害发生后人们都能看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政府科学调度,抢救被困人员,转移安置群众等各项工作在有力有序进行。我们的救灾应急机制更加健全,灾后重建更加科学。频繁的自然灾害让我们屡遭创伤和苦难,中国却没有被压倒,中国挺起了她不屈的脊梁!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什么?中国为什么必须“挺起不屈的脊梁”?(6分)
材料: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有效应对,实现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率先走出危机阴影。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众多国家感到有助于本国和世界经济的复苏,并希望加强同中国的经济合作;而有的国家则担心会对本国发展构成威胁,并对中国对外贸易和人民币外汇政策施加种种的压力。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我国的外交政策:……中国政府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简要说明材料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材料 2011年8月14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的全国反恐怖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化民族团结教育,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始终把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
作为维护新疆稳定的主要任务。
简要说明上述材料所提要求的《政治生活》依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