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 )
A.46∶9 | B.32∶9 | C.23∶9 | D.16∶9 |
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原子学说 | B.发现元素周期律 |
C.提出分子学说 | D.发现氧气 |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HCl、HBr、SO2、CO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气体通入到适量氯水中,恰好完全反应,不再剩余气体。将所得到的无色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酸化的AgNO3溶液、酸化的BaCl2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气体中一定有SO2,一定没有HBr | B.原气体中可能有SO2 |
C.原气体中一定有HCl | D.不能确定有无HCl,但一定没有CO2 |
如图把混合气体缓慢通过盛有足量试剂的试剂瓶A,在试管B中可以观察到明显现象的
![]() |
|||
选项 |
气体 |
A中试剂 |
B中试剂 |
A |
SO2、CO2 |
酸性KMnO4溶液 |
品红溶液 |
B |
Cl2、HCl |
浓硫酸 |
KI淀粉溶液 |
C |
NH3、CO2 |
浓硫酸 |
酚酞试液 |
D |
HCl、CO2 |
NaHCO3饱和溶液 |
澄清石灰水 |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
B.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中 |
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不一定都是极性键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R所形成的含氧酸盐(MaROb)中的R元素必定呈现正价 |
B.只有非金属能形成含氧酸或含氧酸盐 |
C.除稀有气体外的非金属元素都能生成不同价态的含氧酸 |
D.非金属的最高价含氧酸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