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年来,科学家在氦的气氛中给石墨电极通电,石墨挥发,在其挥发的黑烟中发现了C60,它与金刚石互称              。它是一种具有空心类似足球状结构的新分子,碳原子之间存在        键,它的摩尔质量是        ,而金刚石是一种            结构的       晶体,碳原子间通过         键结合,含有碳原子构成的环,则最小环上有      (填数字)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上的两个碳碳键的夹角都是            (填角度)。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许多有机化合物具有酸碱性。
完成下列填空:
(1)苯酚、苯甲醇、苯甲酸、碳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苯胺()具有。(相同"酸性"、"碱性"或"中性")
(2)常常利用物质的酸碱性分离混合液。某一混合液含苯酚、苯甲醇、苯甲酸和苯胺四种物质,其分离方案如下图:

已知:苯甲醇、苯甲酸、苯胺微溶于水。
A B C 分别是: A B C

上述方案中,若首先仅仅将苯甲酸与其他三种物质分开,则应加入
(3)欲将转化为,则应加入

硫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和多种化合态形成出现。硫的化合物大多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许多金属硫化物难溶于水。
完成下列填空:
(1)硫化氢具有还原性,可以和许多氧化剂反应。在酸性条件下, H 2 S KMn O 4 反应生成 S MnS O 4 K 2 S O 4 H 2 O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石油化工的废气中有 H 2 S 。写出从废气中回收单质硫的两种方法(除空气外,不使用其他原料),以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室温下,0.1 mol/L 的硫化钠溶液和0.1 mol/L 的碳酸钠溶液,碱性更强的是,其原因是
已知: H 2 S K i 1 =1.3×10-7 K i 2 =7.1×10-15
H 2 C O 3 K i 1 =4.3×10-7 K i 2 =5.6×10-11
(4)向 ZnS O 4 溶液中滴加饱和 H 2 S 溶液,没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一定量的氨水后,生成 ZnS 沉淀。用电离平衡原理解释上述现象。

(5)将黑色的 F e 2 S 3 固体加入足量盐酸中,溶液中有淡黄色固体生成,产物还有。过滤,微热滤液,然后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合成氨工艺的一个重要工序是铜洗,其目的是用铜液[醋酸二氨合铜(I)、氨水]吸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CO C O 2 等气体。铜液吸收 CO 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Cu(N H 3 ) 2 AcCON H 3 [Cu(N H 3 ) 3 CO]Ac

完成下列填空:
(1)如果要提高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选填编号)
a.减压 b.增加NH3的浓度 c.升温 d.及时移走产物
(2)铜液中的氨可吸收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简述铜液吸收 CO 及铜液再生的操作步骤(注明吸收和再生的条件)。

(4)铜液的组成元素中,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其中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的轨道表达式是。通过比较可判断氮、磷两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5)已知 C S 2 C O 2 分子结构相似, C S 2 的电子式是 C S 2 熔点高于 C O 2 ,其原因是

3﹣对甲苯丙烯酸甲酯( E )是一种用于合成抗血栓药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HCHO+C H 3 CHOC H 2 O H- C H 2 CHCHO+ H 2 O

(1)遇 FeC l 3 溶液显紫色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 A 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B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2)试剂 C 可选用下列中的
a、溴水
b、银氨溶液
c、酸性 KMn O 4 溶液
d、新制 Cu(OH ) 2 悬浊液
(3) E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该物质与足量 NaOH 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
(4) E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高聚物 F F 的结构简式为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石墨烯(如图甲)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碳材料,石墨烯中部分碳原子被氧化后,其平面结构会发生改变,转化为氧化石墨烯(如图乙).

(1)图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σ键的个数为
(2)图乙中,1号C的杂化方式是,该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填">""<"或"=")图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
(3)若将图乙所示的氧化石墨烯分散在H2O中,则氧化石墨烯中可与H2O形成氢键的原子有(填元素符号).
(4)石墨烯可转化为富勒烯(C60),某金属M与C60可制备一种低温超导材料,晶胞如图丙所示,M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该晶胞中M原子的个数为,该材料的化学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