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①测摆长时,若正确测出悬线长l和摆球直径d,则摆长为 ;②测周期时,当摆球经过 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计数1次,测出经过该位置N次(约60~100次)的时间为t,则周期为 。
此外,请你从下列器材中选用所需器材,再设计一个实验,粗略测出重力加速度g,并参照示例填写下表(示例的方法不能再用)
A.天平;B.刻度尺;C.弹簧秤;D.电磁打点计时器;E.带夹子的重锤;
F.纸带;G.导线若干;H.铁架台;I.低压交流电源;J.低压直流电源;
G.小车;K.螺旋测微器;M.斜面(高度可调,粗糙程度均匀)
| |
所选器材 (只填器材序号) |
简述实验方法 (不要求写出具体步骤) |
| 示例 |
B、D、E、F、G、H、I |
安装仪器,接通电源,让纸带随重锤竖直下落。 用刻度尺测出所需数据,处理数据,得出结果 |
| 实验 设计 |
|
|
(
滑块
、
沿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发生碰撞;碰撞后两者粘在一起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从光滑路段进入粗糙路段。两者的位置
随时间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求:
①滑块
、
的质量之比;
②整个运动过程中,两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之比。
平衡位置位于原点
的波源发出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水平
轴传播,
、
为
轴上的两个点(均位于
轴正向),
、
的距离为35cm,此距离介于一倍波长与二倍波长之间。已知波源自
时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周期
s,振幅
cm。当波传到
点时,波源恰好处于波峰位置;此后再经过5s,平衡位置在
处的质点第一处处于波峰位置。求:
①
、
间的距离;
②从
开始到平衡位置
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在振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内阻不计,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
、
间的距离为
,金属板长为
。在两金属板左端正中间位置
,有一个小液滴以某一初速度水平向右射入两板间,已知小液滴的质量为
,带负电,电荷量为
。要使液滴从
板右侧边缘射出电场,重力加速度用
表示。求:
(1)两金属板间的电压
;
(2)液滴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
(3)液滴进入电场时的初速度
。
如图,真空中
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
三点构成等边三角形,边长
m。若将电荷量均为
的两点电荷分别固定在
、
两点,已知静电力常数
,求:
(1)两个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
(2)
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OAC(α=30°)区域内有B=0.5 T的匀强磁场,方向如图所示.两平行极板M,N接在电压为U的直流电源上,左板为高电势.一带正电的粒子从靠近M板由静止开始加速,从N板的小孔射出电场后,垂直OA的方向从P点进入磁场中.带电粒子的比荷为
=105C/kg,OP间距离为L=0.3 m.全过程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则:
(1)若加速电压U=120 V,通过计算说明粒子从三角形OAC的哪一边离开磁场?
(2)求粒子分别从OA.OC边离开磁场时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