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郭玉者,广汉洛人也。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乃着《针精诊脉法》传于世。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高亦隐迹不仕。玉少师事高,学方诊六征之技,阴阳不测之术,和帝时,为太医丞,多有效应。帝奇之,仍试令嬖臣美手腕者,与女子杂处帷中,使玉各诊一手,问所疾苦。玉曰:“左阴右阳,脉有男女,状若异人,臣疑其故。”帝叹息称善。
玉仁爱不矜,虽贫贱厮养,必尽其心力,而医疗贵人,时或不愈。帝乃令贵人羸服变处,一针即差。召玉诘问其状,对曰:“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夫贵者处尊高以临臣,臣怀怖慑以承之,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针有分寸时有破漏重以恐惧之心加以裁慎之志臣意且犹不尽何有于病哉此其所为不愈也帝善其对,年老卒官。
(选自《后汉书方术列传》)对下列句子中加黑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玉仁爱不矜矜:骄傲 | B.一针即差差:差错 |
C.自用意而不任臣任:听凭 | D.将身不谨将:养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常渔钓于涪水②乃着《针精诊脉法》传于世 |
B.①翁乃授之②帝乃令贵人羸服变处 |
C.①臣疑其故②必尽其心力 |
D.①而医疗贵人②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写涪翁与程高,是为了探明郭玉医术高明的根源。 |
B.郭玉向程高学习的主要是医方诊断、人体病理、阴阳变化、心理调节等。 |
C.文中写和帝的惊叹叫好,实际上就是衬托郭玉医术的高明。 |
D.文中写到郭玉医治贵人有时治不好,意在说明人无完人。 |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每小题1分,共3分)
(1)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行:_________________
(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策:_________________
(3)庶臣侥幸,保卒余年卒: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①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②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令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注:①[遂邑]令山东宁阳县。②[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
(1)献遂邑之地以和(2)曹沫三战所亡地
(3)欲倍其约(4)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
(2)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3)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日:“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下列各句中释词错误的一项(3分)
A.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 |
B.夫晋,何厌之有厌:讨厌、厌恶 |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
D.阙秦以利晋阙:侵损,削减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以其无礼于晋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
B.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②吾其还也 |
C.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D.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子犯请击之 |
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怀才不遇,牢骚满腹②能言善辩,智能过人③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④巧舌如簧,挑拨离间⑤无中生有,拨弄是非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⑤ |
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两国分兵驻扎,郑国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之武说秦埋下伏笔。 |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 |
C.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说明晋文公是一个深明大义、善于纳谏、能随机应变,审时度势,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 |
D.烛之武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新修滕王阁记
韩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①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②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③,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选自《昌黎先生文集》)
①王勃作《滕王阁序》,王绪作《滕王阁赋》,王仲舒作《修滕王阁记》。后两作已失传。② 言事:指上《论佛骨表》被贬斥揭阳。③大号:年号。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壮其文辞壮:以……为壮,认为……壮美。 |
B.窃寄目偿所愿焉窃:私下里。 |
C.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燕:同“宴”,设宴席。 |
D.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槛:门槛。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
B.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
C.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D.子其为我记之 |
王之好乐甚,而齐国其庶几乎下列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 |
B.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 |
C.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 |
D.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每小题4分)
① 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赌符
蒲松龄
韩道士,居邑中之天齐庙。多幻术,共名之“仙”。先父与最善,每适城,辄造之。一日,与先叔赴邑,拟访韩,适遇诸途。韩付钥曰:“请先往启门坐,少旋我即至。”乃如其言。诣庙发扃(jiōng门),则韩已坐室中。
先是,有敝族人嗜博赌,因先父亦识韩。值大佛寺来一僧,赌甚豪。族人见而悦之,罄资往赌,大亏;心益热,典质田产复往,终夜尽丧。邑邑不得志,便道诣韩,精神惨澹,言语失次。韩问之,具以实告。韩笑云:“常赌无不输之理。倘能戒赌,我为汝覆之。”族人曰:“倘得珠还合浦,花骨头(注:赌具)当铁杵碎之!”韩乃以纸书符,授佩衣带间。嘱曰:“但得故物即已,勿得陇复望蜀也。”又付千钱,约赢而偿之。
族人大喜而往。僧验其资,易之,不屑与赌。族人强之,请以一掷为期。僧笑而从之。乃以千钱为孤注。僧掷之无所胜负,族人接色,一掷成采;僧复以两千为注,又败;渐增至十余千,明明枭色①,呵之,皆成卢雉②:计前所输,顷刻尽覆。阴念再赢数千亦更佳,乃复博,则色渐劣;心怪之,起视带上,则符已亡矣,大惊而罢。载钱归庙,除偿韩外,追而计之,并末后所失,适符原数也。已乃愧谢失符之罪。韩笑曰:“已在此矣。固嘱勿贪,而君不听,故取之。”
异史氏曰:“天下之倾家者,莫速于博;天下之败德者,亦莫甚于博。入其中者,如沉迷海,将不知所底矣。——节选自 《聊斋志异》
注:①枭色②卢雉(旧时博戏的胜彩名,最上彩,卢雉次之,中下彩)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适城,辄造之造:造访,拜访 |
B.族人见而悦之,罄资往赌罄:用尽 |
C.阴念再赢数千亦更佳阴:暗中,暗地里 |
D.既而鬻子质田质:对质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又付千钱,约赢而偿之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
B.韩乃以纸书符,授佩衣带间/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
C.倘能戒赌,我为汝覆之/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D.乃复博,则色渐劣 / 则与一生彘肩 |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现韩道士身怀奇幻之术的一项是
①诣庙发扃,则韩已坐室中②典质田产复往,终夜尽丧③韩乃以纸书符,授佩衣带间④明明袅色,呵之,皆成卢雉⑤起视带上,则符已亡矣⑥追而计之,并末后所失,适符原数也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①④⑤ | D.②③⑥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与先叔赴邑,拟访韩,适遇诸途。
②僧验其资,易之,不屑与赌。族人强之,请以一掷为期。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