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小孩各乘一辆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相向行驶,速度均为6 m/s,甲车上有质量m0=1 kg的小球若干个,甲和他的车及所带小球总质量为m1=50 kg,乙和他的车的总质量为m2=30 kg,甲不断地将小球以16.5 m/s的对地水平速度抛向乙,并被乙接住,问甲至少要抛出________________个小球才能保证两小车不相撞(不计空气阻力)
某研究小组收集了两个电学元件:电阻R0(约为2kΩ)和手机中的锂电池(电动势E标称值为3.7V,允许最大放电电流为100mA).实验室备有如下器材:
A.电压表V(量程3V,电阻RV约为4.0kΩ)
B.电流表A1(量程100mA,电阻RA1约为5Ω)
C.电流表A2(量程2mA,电阻RA2约为50Ω)
D.滑动变阻器R1(0~40Ω,额定电流1A)
E.电阻箱R2(0~999.9Ω)
F.开关S一只、导线若干
(1)为了尽量准确测定电阻R0的阻值,小明设计了一电路,如图1所示为其对应的实物图,图中的电流表A应选 (选填“A1”或“A2”),请将实物连线补充完整.请判断用此电路测出来的R0较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或“偏小”)
(2)为测量锂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某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根据测量数据作出﹣
图象,如图3所示.若该图线的斜率为k,纵轴截距为b,则该锂电池的电动势E= ,内阻r= (用k和b表示).该实验电动势E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内阻r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某同学用多用电表测定一只电阻的阻值,多用电表电阻挡有3种倍率,分别是×100Ω、×10Ω、×1Ω.该同学选择×10Ω倍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测量时,发现指针转过角度太小.①为了准确地进行测量,请你从以下给出的操作步骤中,选择必要的步骤,并排出合理顺序: .(填步骤前的字母)
A.旋转选择开关至欧姆挡“×lΩ” |
B.旋转选择开关至欧姆挡“×100Ω” |
C.旋转选择开关至“OFF”,并拔出两表笔 |
D.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Rx的两端,读出阻值后,断开两表笔 |
E.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上欧姆挡的零刻度,断开两表笔
②按正确步骤测量时,指针指在图示位置,Rx的测量值为 Ω.
用游标卡尺测一工件外径的读数如图(1)所示,读数为 mm.
用螺旋测微器测一圆形工件的读数如图(2)所示,读数为 mm.
某实验小组欲以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和质量的关系”.图1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盘,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连,小车的质量为m1,小盘(及砝码)的质量为m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
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
C.本实验中应满足m2远小于m1的条件 |
D.在用图象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时,应作a﹣m1图象 |
(2)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2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则打点计时器打下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计算式为vF= ,小车加速度的计算式a= .
(3)某同学平衡好摩擦阻力后,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次改变砝码重力,作出小车加速度a与砝码重力F的图象如图3所示.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小车的质量为 kg,小盘的质量为 kg.
(4)实际上,在砝码的重力越来越大时,小车的加速度不能无限制地增大,将趋近于某一极限值,此极限值为 m/s2.
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秤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向下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台秤的示数,即为冲击力最大值.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
A.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
B.建立“点电荷”的概念 |
C.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 |
D.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