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晋语四》载“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对材料中“工商食官”的正确理解是( )
| A.通过从事工商业发家为官的人 |
| B.工商业的税收成为官府的主要财政来源 |
| C.依靠政权力量管理和经营工商业 |
| D.工商业满足王室和贵族的奢侈生活的需要 |
某人征婚广告称:“(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知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则广告在中国最早有可能出现在
| A.19世纪中期 | B.20世纪初期 | C.20世纪中期 | D.21世纪初期 |
1915年离开中国的俄国人米夫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十五年期间的见闻写了篇回忆录,他的回忆录中不可能出现
| A.在北京观看电影《定军山》 | B.在长江乘坐中国制造的轮船 |
| C.在南京听到两位华人朋友互称“先生” | D.在上海看电视转播民国新闻 |
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 A.都是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 B.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 |
| C.是所有制性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 D.为纠正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
某市举行《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图片展,下列历史场景可能入选的有
1984年3月24日,某省几十位厂长经理在省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此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之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 |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B. |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
| C. | 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 D. |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